期刊文献+

和声力学研究——“拍音论”为基础的“和声体”张力定量化分析 被引量:4

Mechanics in Harmon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经典协和理论——亥姆霍兹的"拍音论"为基础,本文提出和建立一种判断不同"和声体"(音程、和弦、音集)张力的定量分析理论及研究的新方法。采用此方法能够科学地计算和推断出不同音程及和弦、音集的张力度值,继而反映出不同乐音音高纵向组合产生的"和声体"的协和性(紧张性)差别程度。它的计算结果不但与已知有关协和性的感官体验及主观经验上相吻合,而且可以结合不同乐器音色泛音的区别,客观推算出不同乐器组成"音响体"和声紧张度的差别程度。文中所建立的"和声体"张力效应定量化分析理论及方法,在无调性音乐分析中起着"绝对性"的指导作用,在调性音乐中因为受到调性力量的影响,起着"相对性"的参考作用,但在相同调性系统的同一位置上,所提出的"张力度"值的计算方法也始终是反映音程、和弦、音集等的重要参数。 Based on the 'Beats Theory' by Hermann von Helmholtz this essay attempts to come up with a new method in analyzing the 'harmonic body'(intervals,chords,and tone sets).This method will enable one to calculate and infer the degree of tension of intervals and chords,therefore reflecting the different degrees of harmony and tension of various pitch combinations.
作者 冯勇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1期52-60,159,共9页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关键词 拍音论 和声体 音响体 第一融合音 张力度 Beats Theory,sound body,tens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David M.Howard.音乐声学和心理声学[M].陈小平,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 2J.G.Rederer.Introduction to the Physics and Psychophysics of Music[M].Sringer-verlag, 1975: 30.
  • 3R.A.RaschandR.Plomp.The Psychology of Musicby DianaDeutsch[M].AcademicPress.inc, 1982: 19.
  • 4华天礽.双音协和原理探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2):64-70. 被引量:7
  • 5黄忱宇.电子音乐与计算机音乐基础理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41.
  • 6Arnold Schoenberg.Theory of Harrnony[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3: 321.
  • 7杨立青.管弦乐配器法教程,第一册[Z].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1991:14.
  • 8卡佩伦.音乐理论的未来[M]//托马斯·克里斯坦森,任达敏,译.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上海:上音乐出版社,2011:72.
  • 9高为杰.和声力学研究——论音高集合纵列的分类及和声张力效应定量化分析[J].音乐探索,1986(3):3-35. 被引量:20
  • 10William Moylan混音艺术与创作[M].吴潇思,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共引文献25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