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排毒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的应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排毒通腑法,迅速有效地分解、排出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体内痰、瘀、火、热等各种毒邪,使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神识转清、舌脉复常,有效缓解病情,减轻偏瘫的病损程度,利于肢体功能的康复。排毒通腑法以通腑为手段、祛除毒邪为目的,上病下取,急下存阴,推陈致新,保护正气。
作者
王鹏
付春海
机构地区
山东省临沂协和脑病研究所
出处
《陕西中医函授》
2000年第2期6-7,共2页
关键词
排毒通腑法
中风
急性期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55.2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59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王永炎.
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95-196.
被引量:619
2
许振亚,姜建德.
出血性中风的证治经验[J]
.中医杂志,1993,34(1):17-18.
被引量:21
3
邹忆怀.
王永炎教授应用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期中风病的经验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4):68-69.
被引量:114
4
下法的运用和体会[J]
.中医杂志,1989,30(9):4-9.
被引量:4
5
刘卫红.
从毒邪论治中风病急性期[J]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14-15.
被引量:12
6
邓泽明,叶望云,李鸣真.
热毒清抗内毒素DIC家兔肝细胞和线粒体过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2):110-111.
被引量:15
7
王丽珠,樊蓥,贾宁人,王瑶.
脑梗塞急性期血浆及红细胞超氧阴离子水平的观察[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2):81-81.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侯安继,李鸣真.
热毒清对内毒素性DIC家兔肝细胞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1,1(2):22-23.
被引量:4
2
贾宁人,王丽珠,陆念祖.
慢性肾功能损害病人血清超氧阴离子测定[J]
.临床检验杂志,1995,13(3):137-137.
被引量:5
3
王秀莲.
试论“毒”的概念与特点[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5,14(3):7-8.
被引量:25
4
鲍益铭.
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脑血管意外45例[J]
.陕西中医,1996,17(9):388-388.
被引量:11
5
邵念方.论中风病腑证[J].中国医药学报,1988,3(16):4-4.
6
王永炎.
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95-196.
被引量:619
7
夏奕明,朱莲珍.血和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Ⅰ.DTNB直接法[J]卫生研究,1987(04).
8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01).
9
唐启盛.
“浊毒痹阻脑络”对老年期痴呆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6):24-25.
被引量:67
共引文献
759
1
史鑫鑫,何建成,符德玉,马玉龙.
从“风、血、毒”探讨帕金森病的病机与治疗[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3):121-124.
被引量:12
2
接传红,李媛媛.
基于目络-神经血管单元相关性探讨从络论治糖尿病黄斑水肿[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3,33(11):1001-1006.
被引量:6
3
廖远生,廖吉连,唐佳茜,高丽丽,吴成翰.
基于“痰瘀同治”脑血宁方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37(2):43-45.
4
杜雅明,李惠平,郭建文,王立新,卢鸿基.
通腑醒神胶囊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5):1002-1006.
被引量:2
5
杨荣来,王凤荣,史海蛟,王帅,王金梁,陈维,景雅婷,李峥.
以“痰瘀毒”立论探讨大柴胡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8):94-96.
被引量:11
6
刘重琪,杨惠民,孙琛琛,李中康.
不同浓度调脂通脉解毒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影响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2):51-55.
被引量:4
7
刘君.
加味温胆汤治疗痰热腑实证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7,30(11):106-106.
被引量:1
8
刘雪琴.
中医络病理论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07,29(7):658-660.
被引量:10
9
王立存,崔远武,张玉莲.
中风之通法举隅[J]
.河北中医,2007,29(9):802-804.
被引量:3
10
苏占清,沈凤阁.
脑梗死病位与藏象、病因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10(13):28-3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
1
李军.
张学文教授论颅脑水瘀证治[J]
.中国中医急症,1993,2(5):209-211.
被引量:41
2
宋大桥.
通腑泻浊法在中风病急性期治疗中的运用[J]
.中医研究,2005,18(2):42-43.
被引量:7
3
陈云志,刘安英,吕建卫,郭军.
豁痰祛瘀方对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930-931.
被引量:2
4
刘道安.清热解毒方药具神经细胞保护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1999-04-19.
5
王永炎.
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95-196.
被引量:619
6
谢辉.
温胆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概况[J]
.湖南中医杂志,2002,18(5):57-5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
1
杨兴勇,陈云志.
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药干预探讨[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4):642-64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任军.
双黄连注射液佐治急性脑梗塞24例[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1):186-186.
2
徐朝辉,赵卿,梁彪,程记伟,石小雨,朱茂萍,李国毅.
近11年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用药规律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21):3878-3883.
被引量:6
1
王鹏,马淑慧.
排毒通腑法在中风急性期的应用[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3(5):566-566.
被引量:1
2
肖蕾,赵建国,张圆.
针药结合排毒通腑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9):964-967.
被引量:5
3
肖蕾,赵建国,张圆.
排毒通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2):68-69.
4
肖蕾,赵建国,张圆.
针药结合排毒通腑法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便秘的疗效评价[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30(6):441-443.
被引量:2
5
陈松,曾碧梅,吴清明.
化痰祛瘀针刺法对偏瘫后肢体功能的康复作用[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7,3(2):20-21.
被引量:3
6
徐丽萍,丁玉荣.
中医按摩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作用[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4):346-346.
7
郭雪梅.
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2012,25(10):110-111.
被引量:29
8
龚玲,杜立,钮琼,柴雪梅.
杏丁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TNF-α、IL-1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05,29(3):256-257.
被引量:1
9
王舒,王敏,张杰,吴玉兰,武连仲,孙兰荣.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01,21(3):155-157.
被引量:47
10
易万德.
上病下取法的临床运用[J]
.四川中医,1990,8(5):17-18.
陕西中医函授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