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0年第3期6-7,共2页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同被引文献21
-
1孙鸿良,赵献英.试论我国温带草原生产力特征及其合理利用与开发建设的方向[J].资源科学,1984,14(2):54-59. 被引量:3
-
2海山.内蒙古牧区贫困化问题及扶贫开发对策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7,43(10):45-50. 被引量:20
-
3国家统计局内蒙古农业调查队.内蒙古各旗县畜牧业统计资料[R].2007.
-
4能乃扎布.牧区灾害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9.
-
5《锡林郭勒盟辉煌的50年》编委会.锡林郭勒辉煌的50年(1947-1997)[R].1997.
-
6海山.内蒙古高原牧区贫困化问题研究[C]//恩和,额尔敦布和,双喜,等.中国北方环保型农牧业与循环经济.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92.
-
7陈文.草原畜牧业经济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
-
8钱贵霞,郝永红,吴迪.内蒙古农村牧区贫困状况及成因分析——基于国家重点贫困旗县数据[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5):57-63. 被引量:11
-
9明亮.社会结构视野下牧区灾害与贫困研究——对内蒙古S旗布伦自然村灾害应对实践的调查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8(12):100-105. 被引量:4
-
10金鑫,韩广富.风险分析视阈下的内蒙古农村牧区贫困问题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5):86-8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1
-
1张建松,王静爱,李睿,陈思.农牧交错带农业旱灾适应模式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内蒙古兴和县为例[J].灾害学,2011,26(2):91-95. 被引量:6
-
2布仁吉日嘎拉,胡红霞.论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自然灾害保险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1):52-56. 被引量:2
-
3周立,姜智强.竞争性牧业、草原生态与牧民生计维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2):130-138. 被引量:18
-
4海山.蒙古高原游牧文化中的环境道德及其现实意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5):58-63. 被引量:13
-
5海山.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环境道德及其现实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173-176. 被引量:4
-
6布仁吉日嘎拉,胡红霞.构建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自然灾害保险的必要性和路径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2(5):7-11.
-
7陈伟娜,闫慧敏,黄河清.气候变化压力下锡林郭勒草原牧民生计与可持续能力[J].资源科学,2013,35(5):1075-1083. 被引量:24
-
8全占军,李远,李俊生,韩煜,肖能文,付梦娣.采煤矿区的生态脆弱性——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胜利煤田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6):1729-1738. 被引量:42
-
9李光鹏,李俊龙,旭日干.北方草原牧业发展现状与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研究初报[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4):435-440. 被引量:16
-
10唐吉斯.内蒙古牧区牧民经济合作影响因素初探——以东乌珠穆沁旗哈日高毕嘎查为例[J].北方经济,2013(16):67-69.
-
1季磊.关于推进牧区畜牧业产业化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1997(12):37-40.
-
2曹军.关于牧区畜牧业商品经济的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1989,7(3):146-148.
-
3孔照芳,丁连生,阎万贵,李贵霖.促进牧区畜牧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J].甘肃农业,1999(3):39-41.
-
4马清德.立足省情 选准路子加快我省牧区畜牧业产业化进程[J].青海畜牧业,1999(3):8-8.
-
5农业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10,0(1):52-56.
-
6何昌茂.面向新世纪,牧区畜牧业要大发展——关于加快发展我国草原畜牧业几个问题的探讨[J].四川草原,2000(2):1-6. 被引量:10
-
7史军伟.发展内蒙古草原碳汇的重要性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25).
-
8孙世明.攀枝花市农业发展战略回顾与展望[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11,36(2):6-12.
-
9王旭芳.稳定生猪生产 发展饲料工业 促进科技进步 农业部推出今年畜牧业发展六条新举措[J].江西饲料,1994,0(1):2-2.
-
10于霞.伊利营销模式解读[J].中外企业家,2003(2):3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