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的变迁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全球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对城市形态的演变将会发生巨大的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了信息产业出现导致的产业结构变迁,尤其是其导致的劳动分化与居住分居和空间结构二元化趋势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可能的影响及后果。以期对我国正加速进行的城市化过程有所裨益。
作者
杨矫
赵炜
机构地区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系
出处
《南方建筑》
2000年第1期78-80,共3页
South Architecture
关键词
信息时代
空间结构
变迁
城市空间
产业结构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TU98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2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6
参考文献
3
1
张新华.信息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国外社会科学前沿·1997[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4..
2
彼得·罗.21世纪对城市设计的挑战[J].建筑师,(80):4-5.
3
王颖.
信息化城市的负面效应探析[J]
.城市规划汇刊,1998(3):62-63.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张庭伟.
中国城市规划面临挑战——1997 年夏对 5 个城市的调查[J]
.城市规划,1997,21(6):10-13.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5
1
汪明峰,顾成城.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中公共WLAN热点的空间分析与检讨[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4):438-447.
被引量:8
2
李晓晖,易晓峰,徐建刚.
江苏省区域信息化空间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2):204-207.
被引量:2
3
朱玉钦.
浅谈信息化时代的城市规划[J]
.沧桑,2009(6):128-129.
被引量:1
4
黄肇义,杨东援.
未来城市理论比较研究[J]
.城市规划汇刊,2001(1):1-6.
被引量:30
5
李芝明,陈峻俊.
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J]
.荆州师专学报,1998,21(6):19-2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7
1
杨山,吴勇.
无锡市形态扩展的空间差异研究[J]
.人文地理,2001,16(3):84-88.
被引量:19
2
周维钧.
厦门城市形态与结构布局[J]
.城市规划,1993,17(3):32-36.
被引量:4
3
成一农.
中国古代方志在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价值[J]
.中国地方志,2001(1):136-140.
被引量:15
4
张卫宁,李保峰.
城市结构形态变化的新问题——德国城市结构形态变化的启示[J]
.城市问题,1998(4):62-63.
被引量:5
5
李加林.
河口港城市形态演变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1997,12(6):42-45.
被引量:5
6
侯鑫,曾坚,王绚.
信息时代的城市文化——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J]
.建筑师,2004(5):20-29.
被引量:10
7
王益澄.
港口城市形态与布局规律──以浙江省沿海港口城市为例[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0,13(4):49-54.
被引量:5
8
相秉军,顾卫东.
苏州古城传统街巷及整体空间形态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2000,15(3):26-27.
被引量:10
9
陈本清,徐涵秋.
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遥感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05,25(1):79-83.
被引量:135
10
顾朝林,陈振光.
中国大都市空间增长形态[J]
.城市规划,1994,18(6):45-50.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
4
1
王家庭,赵丽.
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城市蔓延的动力[J]
.财经科学,2013(5):67-76.
被引量:16
2
郑莘,林琳.
1990年以来国内城市形态研究述评[J]
.城市规划,2002,26(7):59-64.
被引量:105
3
吴健生,何东冉,李贵才.
基于ICT视阈的智慧空间营造[J]
.规划师,2015,31(12):83-88.
被引量:5
4
万潇颖.
房地产企业视角下对我国智慧城市实践的审视与反思[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12):23-29.
二级引证文献
126
1
He Liu,Lufeng Zhang.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urban residential layout and morphology in Beijing from 1949 to 2018[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35(S01):35-46.
2
刘可,徐小东,王伟,张然.
近30年城市形态与建筑能耗关联性研究综述[J]
.建筑学报,2023(S01):120-127.
3
范婉怡,陈义勇.
高铁站周边地区空间形态特征研究进展[J]
.《规划师》论丛,2021(1):337-347.
4
阎涵,荣丽华.
锡林浩特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J]
.规划师,2013,29(S2):52-56.
被引量:12
5
牛青青.
城市形态的文脉意蕴及其现实意义[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2):24-25.
6
欧阳勇锋,张延龙,蒋颖.
关于城市形态模式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86-1088.
被引量:2
7
刘纪远,王新生,庄大方,张稳,胡文岩.
凸壳原理用于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类型识别[J]
.地理学报,2003,58(6):885-892.
被引量:203
8
王新生,刘纪远,庄大方,王黎明.
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时空特征[J]
.地理学报,2005,60(3):392-400.
被引量:198
9
王新生,刘纪远,庄大方,姜友华,张红,余瑞林.
中国城市形状的时空变化[J]
.资源科学,2005,27(3):20-25.
被引量:37
10
付晓渝,宋凤,丁国勋.
关于山地城市的城市形态浅见[J]
.山东林业科技,2005,35(6):64-65.
被引量:3
1
黄斌.
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及设计原则[J]
.江西建材,2016(7):8-9.
2
王力伟.
矿渣微粉在预拌混凝土中大规模应用[J]
.混凝土,2007(10):64-67.
被引量:1
3
江绵康.
上海城市建设中的人居环境信息化[J]
.上海城市发展,2011(B11):341-344.
4
温威.
认识BIM在建筑施工的应用价值[J]
.城市建筑,2015,0(9):237-237.
5
江绵康.
上海城市建设中的人居环境信息化[J]
.上海城市发展,2004(4):5-7.
6
王峰.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电子测试,2013,24(6X):270-271.
被引量:1
7
秦开报.
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
.低碳世界,2016,6(13):157-158.
被引量:1
8
刘波.
基于网络信息公开的房地产管理研究[J]
.中国科技纵横,2014(16):271-271.
9
谢飞亚.
尉氏县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技博览,2012(26):187-187.
10
孙璟璐.
全球信息化助力中国地产实践——第三届中国BIM论坛隆重举行[J]
.中国建设信息,2014(12):7-7.
南方建筑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