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评墨磊宁的《立国之道:现代中国的民族识别》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东西方学界,关于中国民族识别的研究已积累了相当的成果。在现有的“反思类”著作中,一系列试图拆解现今民族分类框架的著作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大多以解构主义理论为背景,重新检视这场耗日弥久的国家工程对“民族”的认定所起到的作用。
作者
安琪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4-106,共3页
Ethno-National Studies
关键词
民族识别
现代中国
解构主义理论
分类框架
“民族”
东西方
著作
分类号
C95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1
1
刘琪,舒瑜,张思思,何文海(问),墨磊宁(Thomas S.Mullaney)(答).
“民族识别”的分类学术与公共知识建构——斯坦福大学墨磊宁(Thomas S.Mullaney)博士专访[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6):21-2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
1
马威.
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新中国民族识别工作[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1):23-27.
被引量:1
2
来仪,蔡华,卢天宝,肖灵.
民族政策体系视野下的民族识别及其解读[J]
.青海社会科学,2011(6):106-112.
被引量:6
3
任勇.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多民族国家整合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J]
.社会主义研究,2016(4):89-97.
被引量:2
4
王江成,李怡婷.
“中国少数民族构建”议题的讨论及启示——基于少数民族相关研究的考察[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2(2):28-35.
5
张利明,姚闳耀.
对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反思[J]
.科教导刊,2017(10):155-156.
同被引文献
105
1
潘蛟.
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11-17.
被引量:34
2
王兰永.
“民族识别”的两个问题刍议[J]
.江苏社会科学,2007(S1):56-58.
被引量:4
3
李绍明.
我国民族识别的回顾与前瞻[J]
.思想战线,1998,24(1):31-36.
被引量:23
4
费孝通.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456
5
杜玉亭.
基诺族识别四十年回识——中国民族识别的宏观思考[J]
.云南社会科学,1997(6):59-67.
被引量:31
6
孟宪范.
从斯大林民族概念的使用情况看我国民族学理论的发展[J]
.民族研究,1988(2):1-8.
被引量:5
7
韩锦春.
试论我国辛亥革命前在民族理论问题上的一些思想观点[J]
.民族研究,1987(6):8-18.
被引量:5
8
黄淑娉.
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89(1):107-116.
被引量:30
9
施联朱.
中国民族识别研究工作的特色[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6(5):17-23.
被引量:9
10
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4):3-21.
被引量:1444
引证文献
7
1
纳日碧力戈.
重观民族识别:综合与变通[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6):5-13.
被引量:14
2
雷勇.
西方中心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民族识别——以白荷婷的《创造壮族——中国的族群政治》为中心[J]
.广西民族研究,2012(4):9-13.
被引量:2
3
聂文晶.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地区民族识别研究概述[J]
.民族学刊,2013,4(5):49-55.
被引量:2
4
尚晴.
国家治理与历史遗绪下的民族识别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5):29-36.
5
柳盈莹,刘海贵.
当代傣族“泼水节”的话语流变研究[J]
.新闻大学,2020(9):107-118.
6
马威.
科学为本的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林耀华学术研究评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12):9-15.
被引量:3
7
王江成,李怡婷.
“中国少数民族构建”议题的讨论及启示——基于少数民族相关研究的考察[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2(2):28-35.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宋鹏,赵刚.
西南地区民族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联性实证研究[J]
.民族论坛,2020(2):37-41.
被引量:2
2
曹谦.
解构主义视角:维吾尔族概念的历史性建构[J]
.西北民族研究,2014(3):83-89.
3
雷勇,陈斌.
解构话语下的族群身份与文化政治——以路易莎的《少数的法则》为中心之讨论[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0-44.
被引量:2
4
姚羚羚.
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国家整合逻辑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8):206-208.
5
方清云.
少数民族图腾文化重构与启示——对畲族图腾文化重构的人类学考察[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2):26-31.
被引量:15
6
张丽梅,胡鸿保.
引进与再造——social anthropology在中国[J]
.思想战线,2015,41(5):41-45.
被引量:2
7
贾军红.
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文化填补、过滤与想象——以彝族文学翻译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5,36(11):150-153.
被引量:9
8
哈正利,张福强.
论中国民族识别工作的三种解读模式[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4):18-22.
被引量:1
9
王理万.
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基本概念辨析[J]
.人权,2017(4):73-89.
被引量:3
10
尚晴.
国家治理与历史遗绪下的民族识别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5):29-36.
1
刘大先.
少数民族写作的问题(演讲节选)[J]
.滇池,2016,0(4):10-11.
2
阿贝尔,白林.
作为文学符号的土司——白马土司谈话录[J]
.花城,2016(2):178-188.
3
杜国景.
新世纪的少数民族文学与第四代贵州作家[J]
.杉乡文学,2012,0(8):57-64.
被引量:1
4
高荷红.
国家话语与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以满族说部为例[J]
.民族文学研究,2015,33(4):158-168.
被引量:5
5
吴德盛.
仡佬族口传文学“戏谑式”的情节元素[J]
.学理论,2011(19):158-159.
6
张羽华.
新时期以来仡佬族作家小说创作论[J]
.民族文学,2013(4):123-128.
7
农瑞群.
布傣侬峒节:骆越节俗文化的再现[J]
.当代广西,2009(6):58-58.
被引量:2
8
侯发兵.
卢旺达的民族身份解构:反思与启示[J]
.西亚非洲,2017(1):139-160.
被引量:4
9
毛巧晖.
新中国初期少数民族民间文艺学发展述论[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0(5):65-68.
被引量:2
10
颜早霞.
天地人和,世界圆融——南永前图腾诗及其民族史观的终极梦想[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3(7):158-159.
民族研究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