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林业》
2000年第4期10-11,共2页
Forestry of China
同被引文献17
-
1杨国清,祝国瑞.土地生态伦理观与土地伦理利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2):90-91. 被引量:18
-
2项松林.树立和谐的生态观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J].理论导刊,2006(3):49-50. 被引量:4
-
3凌志,杨德才.试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产生及意义[J].生态经济,2006,22(5):51-54. 被引量:1
-
4吴晓青.加强生态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22(3):1-4. 被引量:15
-
5刘彦随.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若干战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5):379-384. 被引量:69
-
6杨子生.2006’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简报[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1002-1002. 被引量:2
-
7[1]孙汝泳,李博,诸葛阳.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
8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
-
9孙汝泳,李博,诸葛阳,等.普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
10赵永平.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首次划定[N].人民日报,2006-05-09(14).
二级引证文献15
-
1王迎春,李峰,朱昌雄,杨正礼.农田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427-430. 被引量:2
-
2杨子生,刘彦随,贺一梅,陶文星,许婧婧.山区县域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原理、方法及实践[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4):600-611. 被引量:13
-
3王先华,金慧,蒋萍.铜仁地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5):1115-1118. 被引量:1
-
4李娟,冉瑞平,魏晋.盆周山区土地利用的生态友好性评价——以雅安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1):38-39. 被引量:3
-
5向晓红,但梦薇,姚欢.基于GIS的新农村用地适应性评价——以武汉黄陂区雷段村为例[J].中外建筑,2010(9):123-125. 被引量:3
-
6石铭.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评价——以扬州市为例[J].上海地质,2010(B11):12-15. 被引量:8
-
7张晓琴,石培基,师玮,王毅品,李欣.天水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4):55-58. 被引量:6
-
8邵晓梅,王静,黄晓宇.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几点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30-34. 被引量:2
-
9崔新蕾,蔡银莺,张安录.农户参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31(5):125-130. 被引量:12
-
10刘彦随.中国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127-133. 被引量:35
-
1刘淑文,赵光磊,孔茹.湿地资源是自然保护和实施经济开发的基础[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1,25(2):6-7.
-
2潘治涛.浅谈湿地资源的保护[J].林业勘查设计,2002(3):32-33.
-
3胡学聪.关于保护湿地资源改善环境的思考[J].新疆环境保护,1999,21(2):46-49. 被引量:1
-
4沼泽学[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8,0(1):19-20.
-
5珊阑.在挑战中寻觅未来[J].旅游纵览,2015,0(2):13-13.
-
6蔡方.地球“肾虚”人类憔悴[J].科技文萃,2000(4):18-21.
-
7龚泓铭.湿地:我们的未来[J].祖国,2015,0(3):3-3. 被引量:1
-
8陈为峰,周维芝,史衍玺.黄河三角洲湿地面临的问题及其保护[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4):499-502. 被引量:41
-
9宋新梅.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湿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建议[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5,11(3):37-38.
-
10唐英哲.海外房地产市场扫描[J].中国房地产业,2001,0(4):4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