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语篇意图的角度浅析伊文·金《骆驼祥子》英译本结尾改写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社会批判意识较为显著的一部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侵蚀。本文选取伊文。金的译本Rickshaw Boy进行分析。该译本产生于不同于当时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时代背景之下,其结局的改写尤其引人注目。从翻译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该译本中出现这样的改写现象源自一定的语篇意图。在翻译的过程中,既会体现作者的语篇意图,也会体现不同译者的语篇意图。本文通过运用语篇意图的理论来分析这个英译本中结尾的改写现象。
作者 王林
出处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Sichuan Provincial Correspondence Institute for Administrators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Bassnett;S;Lefevere;A.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 2Bell;R.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 3King,E,Rickshaw Boy. By Lao She[M].New York:The Sun Dial Press,1945.
  • 4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 5老舍.骆驼祥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 6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