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农户抵御干热风危害玉米制种获高产的调查
被引量:1
出处
《现代农业》
2000年第3期17-17,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e
参考文献4
-
1侯浩翔.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9,0(11):75-84. 被引量:10
-
2李政涛,文娟.“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0(3):7-16. 被引量:416
-
3闵维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18(1):9-26. 被引量:47
-
4李丽,赵文龙.家庭背景、文化资本对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J].东岳论丛,2017,38(4):142-150. 被引量:48
二级参考文献30
-
1班华.素质结构·教育结构·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8,19(5):10-14. 被引量:37
-
2桑新民.对“五育”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1(6):159-166. 被引量:64
-
3肖绍明,扈中平.重释劳动教育的人性意义[J].现代教育论丛,2013(4):7-12. 被引量:28
-
4刘精明.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8(5):101-116. 被引量:199
-
5侯龙龙,李锋亮,郑勤华.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获得的影响——社会分层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10):39-45. 被引量:39
-
6仇立平,肖日葵.文化资本与社会地位获得--基于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1(6):121-135. 被引量:164
-
7陈猛,车宏生,王丽娜,卞冉.情绪智力理论的整合:挑战、依据和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22. 被引量:21
-
8李晓曼,曾湘泉.新人力资本理论——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动态[J].经济学动态,2012(11):120-126. 被引量:180
-
9吴愈晓.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J].中国社会科学,2013(3):4-21. 被引量:266
-
10王进,汪宁宁.教育选择:理性还是文化——基于广州市的实证调查[J].社会学研究,2013(3):76-100.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514
-
1徐雪平.高职院校五育融合育人瓶颈及破解[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3):71-75. 被引量:13
-
2李南杰,霍颖扬,沈绮云.基于“五育”并举的高职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科学论坛,2022(3):57-60. 被引量:5
-
3高凯.新课标视角下五育融合在体育课堂的实践研究[J].体育风尚,2022(9):80-82.
-
4杨刚,颜静.新时代数字校园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一体化建设创新研究[J].体育视野,2024(1):99-104.
-
5胡焱,王晓杰,宋乃庆.小学数学教材的劳动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过程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23,32(5):62-67. 被引量:2
-
6谢永祥.阶层再生产的文化资本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21(3):5-11. 被引量:7
-
7陈永涌,张一.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双减”走向深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2):150-157. 被引量:1
-
8孙祥来,张成云.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原则和实施路径[J].文教资料,2024(4):171-175.
-
9刘志,朱锐锐,樊梦婷.国际视域下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趋势及启示——基于OECD国家教育政策文本的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21,50(5):29-44. 被引量:11
-
10张端.“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J].内蒙古教育,2021(14):33-36.
同被引文献78
-
1李东升.干热风天气对小麦的危害及防御对策[J].河南农业,2007(12):16-17. 被引量:15
-
2张翠英.菏泽市小麦干热风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J].山东气象,2004,24(2):46-47. 被引量:14
-
3李红忠,朱新玉,史本林,胡云川,张怡,赵爽.黄淮海平原典型农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变化分析——以商丘为例[J].地理研究,2015,34(3):466-474. 被引量:11
-
4丁霞,马晓群,郝莹.安徽省沿淮淮北干热风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977-978. 被引量:17
-
5王晨阳,何英,郭天财,付雪丽,扶定.灌浆期高温胁迫对强筋小麦旗叶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5,25(6):87-90. 被引量:16
-
6张荣伦,文振德.干热风对云南大叶茶的影响[J].茶业通报,1989,11(1):14-15. 被引量:3
-
7刘萍,郭文善,浦汉春,封超年,朱新开,彭永欣.灌浆期短暂高温对小麦淀粉形成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6,32(2):182-188. 被引量:41
-
8牛晋源,石兰瑛,王密凤.晋城小麦干热风灾害分析[J].山西气象,1996(3):28-30. 被引量:8
-
9尤凤春,郝立生,史印山,段素莲,孔凡超.河北省冬麦区干热风成因分析[J].气象,2007,33(3):95-100. 被引量:28
-
10武万里,韩世涛.气候变暖对宁夏小麦干热风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2007,48(1):64-66. 被引量:24
二级引证文献43
-
1尚莹,霍治国,张蕾,李建勇,吴立,范雨娴,邬定荣,王纯枝,刘宏举.土壤相对湿度对冬小麦干热风灾害发生的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19,30(5):598-607. 被引量:7
-
2张冰,张帅,安慧文.小麦干热风气象灾害研究综述[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8):79-80. 被引量:2
-
3唐继伟,陈建东,田昌玉,徐久凯,林治安.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干热风防治调理技术研究[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11):39-42.
-
4李心怡,张祎,赵艳霞,杜子璇,杨沈斌.主要作物产量分离方法比较[J].应用气象学报,2020,31(1):74-82. 被引量:32
-
5肖轶娆,景东林.2018-2019年冀中南地区冬小麦品种展示试验[J].中国种业,2020(3):54-55. 被引量:2
-
6王钧,李广,闫丽娟,刘强,聂志刚.旱地春小麦产量对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变化的响应模拟[J].中国农业科学,2020,53(5):904-916. 被引量:15
-
7王纯枝,霍治国,张蕾,郭安红,黄冲,陆明红.北方地区小麦蚜虫气象适宜度预报模型构建[J].应用气象学报,2020,31(3):280-289. 被引量:16
-
8吕亮杰,陈希勇,赵爱菊,王莉梅,刘玉平,李子千,李辉.高产优质广适冬小麦新品种冀麦867的选育及育种策略[J].河北农业科学,2020,24(2):76-79. 被引量:3
-
9杨磊,韩丽娟,宋金玲,李森.基于遥感数据的夏玉米高温热害监测评估[J].应用气象学报,2020,31(6):749-758. 被引量:7
-
10赵英铭,褚洋,张家祺,黄雅茹,马迎宾,孙非,何文强,李炜.不同规格渠道衬砌和林带配置模式综合效益比较[J].林业科技通讯,2020(11):29-37.
-
1张乃安,娄清香.防止小麦干热风危害关键技术[J].河南科技(乡村版),2003(04X):12-12.
-
2王玉堂.如何防止小麦干热风危害[J].四川农业科技,2006(2):14-14. 被引量:1
-
3冯瑞明.如何减轻小麦干热风酌危害?[J].河南科技(乡村版),2008(4):17-17.
-
4付艳丽.小麦生长后期三大灾害的发生及预防[J].河南科技(乡村版),2009(2):17-17.
-
5苏士琦.浅谈小麦倒伏与干热风危害[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0):154-155. 被引量:5
-
6韩学俭.干热风危害小麦的防御对策[J].植物医生,1999,12(5):35-35. 被引量:5
-
7小麦干热风的预防[J].农村科学实验,2007(8):9-9.
-
8臧元群.如何防御小麦干热风危害[J].天津农林科技,1995(2):35-35.
-
9王金城,朱延红.减轻小麦干热风危害的有效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1994(3):29-29.
-
10张清霖,袁明芳,曹新义,李旭光,冯云,路娟.小麦夺高产 后期加强管[J].中国种业,2003(11):3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