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水磨河-四工河煤层自然因素及煤层烧变特征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研究准南煤田水磨河-四工河煤层自燃及烧变特征。从煤层自燃的内因——丝质组含量、低燃点、煤层厚度及结构;外因——煤层赋存的空间位态、成煤期后的氧化环境、构造再造加剧煤层的通风透氧、古水文地质特征,论证了煤层自燃的机制。依据煤矿普查地质填图、钻孔揭露、煤质分析、晚更新世洪积砾石(Q3-1p)l及晚更新世风成黄土状土(Q3-2eo)l赋存的空间位态、岩貌特征,以构造地质的反序法研究了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煤层自燃的最早时间为Q3-1pl砾石沉积之后,煤层自燃熄灭当在Q3-2eol的结论。依据煤层烧变的岩貌特征,煤层烧变结果分为:煤灰、局部残留煤、烘烤煤。旨在为今后的煤矿勘查提供地质依据。
作者 祖虹
出处 《新疆有色金属》 2012年第2期42-45,共4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0

  • 1铁杰.关于煤田火灾灭火标准的探讨[J].新煤科技,1985,(2).
  • 2张秀山.磁法探测煤层自燃火区[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6):43-43.
  • 3白浚仁.煤化学[M].山东矿业学院出版社,1983..
  • 4斯凋成斯基 奥吉耶夫斯基.矿内火灾[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58..
  • 5熊光楚.磁铁矿床上磁异常的解释推断[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58..
  • 6曾融生.岩石磁性[M].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1963..
  • 7张秀山.物探方法在煤田火区上的应用价值[J].新煤科技,1986,(1).
  • 8中国自然地理编写组.中国自然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 9RobertG.Reeves著,汤定元等译.遥感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1979
  • 10Zhang Xiangmin, A method to evaluate the capability of Landsat- 5 TM band 6 data for sub- pixel coal fire det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Vol.18, No.15, 3279- 3288

共引文献2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