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地震前亚失稳应力状态的识别--以5°拐折断层变形温度场演化的实验为例 被引量:8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识别亚失稳应力状态,研究其力学机理及与之相关物理场的演化特性,对于分析地震潜在危险性以及危险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意义.在实验室,标本进入亚失稳态的标志是应力的加速释放.能否利用实验结果去鉴别自然条件下的地震?一个台站的观测数据仅代表该台站的应力状况,如何通过众多台站的观测数据了解区域应力状态是识别亚失稳态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拐折断层一次粘滑事件中不同变形阶段温度场的演化为例,试图寻找物理量在进入亚失稳状态的响应特征.文中分别讨论了应力积累阶段、失稳前应力-时间过程中偏离线性阶段、峰值后亚失稳阶段、失稳阶段和失稳后阶段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断层的失稳错动是由断层各个部位独立活动向协同化活动的转化过程.失稳代表协同作用的完成.偏离线性阶段是应力释放的开始,也是协同作用的开始.在亚失稳阶段应力释放已占据优势,协同作用趋于完成.分析区域整体应力状态不能从单个台站出发,而是要从变形场的整体演化出发.
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3-645,共13页 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72129,41172180)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3

  • 1朱风鸣 吴戈.一九七五年海城地震[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
  • 2国家地震局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编写组.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459.
  • 3中国地震局预测预防司.大陆地震预报方法和理论--中国“八五”地震预报研究进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704.
  • 4悔世蓉,冯德益,张国民,等.中国地震预报概论.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498.
  • 5孙其政,吴书贵,主编.中国地震预报40年(1966~2006)(上、F册).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950.
  • 6《2006~2020年中国大陆地震中长期地震危险区与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项目组.2006-2020年中国大陆地震中长期地震危险区与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296.
  • 7张肇诚,郑大林,罗咏生,刘激扬,贾青.《中国震例》前兆资料的初步研究[J].地震,1990(5):9-24. 被引量:34
  • 8陈祺福主编.中国震例--1992-1994.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429.
  • 9陈祺福主编.中国震例--1995~1996.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489.
  • 10陈祺福主编.中国震例--1997~1999.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468.

二级参考文献194

共引文献332

同被引文献1467

引证文献87

二级引证文献50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