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历代对《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解释众多。笔者从如何"养"的角度出发,梳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系统理论,提出春夏要利于生长之气,秋冬要利于收藏之气。如何"利于",具体的方法很多,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作者
程宏斌
伍景平
艾儒棣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医研究》
2012年第6期8-10,共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关键词
《内经》
中医名词
注释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赵阳,郭玉峰,蒲永慧.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辨析兼探中医适时养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6):408-409.
被引量:19
2
黄大宇.
《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析疑[J]
.中医研究,2004,17(3):11-16.
被引量:7
3
吴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J]
.河南中医,2004,24(9):16-16.
被引量:9
4
王红玉,李志庸.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现实指导意义[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846-847.
被引量:13
5
邹晓明,谷松.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管窥[J]
.中医杂志,2008,49(5):474-475.
被引量:5
6
边秀娟.
试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3):206-207.
被引量:11
7
王伟亮,古继红.
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2):197-19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高莉萍,薛梅.
中医“春夏养阳与秋冬养阴”之养生琐谈[J]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154-2155.
被引量:2
2
邓月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诸说辨析[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5):44-45.
被引量:9
3
汉·张机.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上古·伏羲,商·姬昌,西周·姬旦,等.周易[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
5
李兆生.声律真诠·真阳对韵[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108.
6
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7
7
王力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J]
.河北中医药学报,1997,12(2):8-10.
被引量:2
8
黄帝内经素问[M].
9
蒋垂刚,梁立安,谢感共.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理论探讨[J]
.现代中医药,2004(3):6-7.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39
1
王蕾,孙颖.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养生心得[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4):481-481.
2
夏清华,曹勇,程科.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观[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3):158-159.
被引量:8
3
邓月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诸说辨析[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5):44-45.
被引量:9
4
贾成祥.
从道家思想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J]
.中医研究,2007,20(3):7-8.
被引量:7
5
赖文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J]
.光明中医,2009,24(1):33-34.
被引量:1
6
沈亚琴,何扬子.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针灸小议[J]
.陕西中医,2009,30(4):464-466.
被引量:2
7
范占民,路现平,田勇.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本意探析[J]
.河北中医,2009,31(3):454-455.
被引量:1
8
解灵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基础与策略[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15):157-158.
9
王金成.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浅识[J]
.河南中医,2011,31(9):968-969.
10
王春芳,刘光伟,徐立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与四时养生及用药探讨[J]
.中医研究,2011,24(10):8-10.
被引量:5
1
刘联群.
论三焦属水及其实质[J]
.河南中医,1993,13(1):2-4.
被引量:6
2
吴金元.
《内经》“气”义初探[J]
.医古文知识,1993(1):12-13.
3
谢林,孙达武.
试论中西医骨伤科病名的统一[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3(3):5-7.
4
陈国权,刘茂林.
“杂病”内涵管窥[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4,9(2):34-35.
5
周一谋.
《本草纲目》中“一伏时”考[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14(4):8-9.
被引量:1
6
袁铁珍,张平军,姚改英.
试论“出三入一”[J]
.中医研究,1999,12(2):48-50.
被引量:1
7
党蓝玉.
《伤寒论》“胃家”辨[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4,9(2):18-20.
被引量:1
8
马雁斌.
中医症、征、证之别[J]
.大同医专学报,1997,17(2):36-36.
9
曾泽生.
试论中医词解规范化[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0,13(4):7-10.
10
王暴魁.
“脉大为劳”小议[J]
.河南中医,1997,17(2):71-71.
被引量:1
中医研究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