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国的就业形势、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3
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5-48,共4页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参考文献3
-
1肖惠民,于波,蔡维由.世界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水电与新能源,2011,25(1):67-69. 被引量:41
-
2陈韦,余顺年,詹立垒,钟启茂.波浪能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能源与环境,2014(3):83-84. 被引量:11
-
3任建莉,钟英杰,张雪梅,徐璋.海洋波能发电的现状与前景[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34(1):69-73. 被引量:70
二级参考文献33
-
1沈利生,张育宾.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0(4):55-58. 被引量:20
-
2余志.在挪威研究波浪能[J].海洋工程,1996,14(4):85-92. 被引量:6
-
3余志,蒋念东,游亚戈.大万山岸式振荡水柱波力电站的输出功率[J].海洋工程,1996,14(2):78-83. 被引量:12
-
4陈加菁,王龙文.波力发电方案的工程性探讨[J].海洋工程,1995,13(1):75-84. 被引量:8
-
5余志.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进展[J].海洋工程,1993,11(1):86-93. 被引量:31
-
6陈恩鉴.国外海洋能研究开发的现状及展望[J].新能源,1995,17(1):16-21. 被引量:14
-
7高祥帆,余志.大万山波力实验电站的研究和发展[J].新能源,1995,17(11):23-28. 被引量:1
-
8任建莉,钟英杰,张雪梅,徐璋.海洋波能发电的现状与前景[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34(1):69-73. 被引量:70
-
9朱念.波浪发电的转换机理及开发前景[J].新能源,1996,18(3):33-36. 被引量:7
-
10李俊峰.中国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的再思考[J].中国能源,1996,18(5):7-1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111
-
1沈利生,张育宾.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0(4):55-58. 被引量:20
-
2勾艳芬,叶家玮,李峰,王冬姣.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模型试验[J].太阳能学报,2008,29(4):498-501. 被引量:24
-
3龚媛.世界波浪发电技术的发展动态[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10(6):71-72. 被引量:8
-
4蒋秋飚,鲍献文,韩雪霜.我国海洋能研究与开发述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12):22-29. 被引量:17
-
5程友良,党岳,吴英杰.波力发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09(12):26-30. 被引量:32
-
6刘美琴,郑源,赵振宙,仲颖.波浪能利用的发展与前景[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3):80-82. 被引量:38
-
7焦永芳,刘寅立.海浪发电的现状及前景展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8):89-90. 被引量:11
-
8羊晓晟,曹守启,侯淑荣,张丽珍.一种新型振荡浮子式海洋波浪能发电装置的设计[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19(5):698-702. 被引量:13
-
9王晓明,尚建忠,罗自荣,丛楠.二自由度波能转换装置动力学建模[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0,26(5):50-53. 被引量:7
-
10张丽珍,羊晓晟,王世明,梁拥成.海洋波浪能发电装置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61-164. 被引量:51
同被引文献12
-
1李铁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重大突破─—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J].求是,1999(6):2-13. 被引量:7
-
2刘茂松.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深化战略[J].求索,1996(5):4-10. 被引量:3
-
3赵宇霞,高成新.试析弱势群体研究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2(2):59-61. 被引量:8
-
4宋则行.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投入产出效益[J].经济研究,1996,31(5):47-52. 被引量:8
-
5华民,杨桓兴.经济增长方式———关于中国的模型[J].经济研究,1997,32(2):64-71. 被引量:6
-
6李建伟.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8,33(9):62-69. 被引量:39
-
7李宗春,徐澍地.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组织与管理[J].图书馆学通讯,1990,16(2):9-17. 被引量:3
-
8汤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速[J].瞭望,1999(46):4-6. 被引量:2
-
9龚映杉,刘冬梅,刘婉华,范宝龙.向旧的人事管理制度告别──清华大学实行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纪实[J].中国高等教育,2000(2):4-7. 被引量:16
-
10赵延东,风笑天.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2):138-146. 被引量:77
-
1吴承平.当前国有企业管理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师,1996(10):37-39.
-
2侯延辉.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商业,2010(32):21-22. 被引量:3
-
3张金森.产品质量问题及其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1990(3):21-22.
-
4赵明华.国有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机电安全,1997(1):10-12.
-
5罗业葵.浅谈网络经济下的网络会计发展[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0(1):56-57. 被引量:1
-
6张二震.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江苏对外经贸论坛,1991(3):151-160.
-
7李东.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财会学习,2017(9):254-254. 被引量:1
-
8殷翔龙.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其对策[J].会计之友,2008(9):74-75. 被引量:15
-
9单士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3):5-5.
-
10赵洪亮.现阶段企业财务会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5,0(21):5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