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余(予)一人"是殷商、西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常见的君王自称语。"一人"原为数量词,而后语义转移,在殷商时期专指国家最高统治者,具体的语用涵义取决于语境。西周春秋汉语中"一人"所指泛化,且"我一人"、"余(予)一人"交替使用,说明"余(予)一人"不是固定语,与"一人"连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具有时代性。春秋时期诸侯、君王自称"余(予)一人"是使用古语现象。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84-87,共4页
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项目编号:2011lslktwx-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