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5-38,共4页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同被引文献128
-
1张翠英.气候变暖对鲁西南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J].气象科技,2008,36(5):609-611. 被引量:30
-
2翟金良,何岩,邓伟.洪泛作用与洪泛区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1):47-49. 被引量:12
-
3张翠英,司奉泰,杨旭,樊景豪.鲁西南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业气象,2011,32(S1):5-8. 被引量:9
-
4张翠英,王英,黄玉芳,李瑞英,景安华.气候变暖对菏泽牡丹花期的影响及花期预测模型[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S2):251-253. 被引量:18
-
5马红亮,朱建国,谢祖彬,张雅丽,刘刚,曾青.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土壤可溶性C、N和P的影响[J].土壤,2004,36(4):392-397. 被引量:41
-
6杜健,郭兴亮,常宗堂,赵利民,安成立,邢宏宜,孙茂全.棉花生态抗旱节水关键技术[J].中国棉花,2004,31(10):28-29. 被引量:2
-
7刘德祥,董安祥,邓振镛.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19-125. 被引量:227
-
8亢福仁,彭克敬,崔渊.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榆林农业[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381-383. 被引量:3
-
9侯艳声,郑铣鑫,应玉飞.中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面沉降系统防治[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11(2):30-33. 被引量:23
-
10杨桂山,朱季文.全球海平面上升对长江口盐水入侵的影响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93,23(1):69-76.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14
-
1刘晓琼,刘彦随.干旱化背景下区域产业发展适应对策——以陕北榆林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5):86-93. 被引量:12
-
2冯明,刘可群,毛飞.湖北省气候变化与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响应[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8):1646-1653. 被引量:29
-
3孙成明,庄恒扬,杨连新,王余龙.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34(5):45-48. 被引量:5
-
4杜健,冯浩,吴普特,张月丽,黄文敏,夏志明,姚广平,王楠,张萍,陈连海.棉花生理抗旱性与农艺技术结合对产量的影响研究[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1(1):38-43.
-
5郑铣鑫,武强,应玉飞,侯艳声,姚洪华.中国沿海地区相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及地面沉降防治策略[J].科技通报,2001,17(6):51-55. 被引量:19
-
6郑铣鑫,武强,应玉飞,侯艳声,姚洪华.相对海平面上升——21世纪中国沿海地区重大战略问题[J].中国基础科学,2001(6):21-25. 被引量:4
-
7李平华,胡小晖,程燕.陕西关中地区水文气候状况对全球变暖的响应问题探讨[J].灾害学,2002,17(2):37-41. 被引量:9
-
8郑铣鑫,武强,应玉飞,谢晓程,侯艳声.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地面沉降防治问题[J].科技导报,2002,20(9):47-50. 被引量:6
-
9武强,郑铣鑫,应玉飞,谢晓程,郑铣鑫,侯艳声.21世纪中国沿海地区相对海平面上升及其防治策略[J].中国科学(D辑),2002,32(9):760-766. 被引量:24
-
10宋凤斌,王志春.大气中CO_2浓度增加对作物生产的影响[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18(4):249-25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36
-
1朱海,黄观文.毛乌素沙地地区1960—2018年气温时空特征分析[J].测绘地理信息,2021,46(S01):276-281. 被引量:5
-
2张弘怀,郑铣鑫,唐仲华,侯艳声.宁波平原地面沉降全耦合数值模拟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3,40(4):77-82. 被引量:7
-
3陈崇贤,夏宇.海平面上升影响下的沿海城市景观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4(3):124-125.
-
4林巧,王鹏新,张树誉,刘峻明,李俐.基于Aqua-MODIS数据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干旱等级监测研究[J].遥感信息,2014,29(3):67-72. 被引量:5
-
5杨爱萍,冯明,刘安国.湖北水稻对盛夏低温冷害的敏感性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S2):324-327. 被引量:3
-
6黄生志,黄强,王义民,陈昱潼.基于SPI的渭河流域干旱特征演变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5,24(1):15-22. 被引量:43
-
7李俊霖,延军平,孙虎,徐小玲,赵德芳.关中平原东、中、西部气候干旱化程度比较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1):131-134. 被引量:21
-
8熊伟,许吟隆,林而达,卢志光.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下我国水稻产量变化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65-68. 被引量:34
-
9王福刚,梁秀娟,于军.可视化地层模型信息系统在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2):219-223. 被引量:18
-
10吴次芳,鲍海君,徐保根.我国沿海城市的生态危机与调控机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32-37. 被引量:14
-
1焦和平.气候变化研究的挑战[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0,15(2):40-41.
-
2赵春雨,刘勤明,李晶.辽宁省近48年来气候变化研究[J].气象,2000,26(5):32-35. 被引量:77
-
3牛俊玫,崔卫东.阳泉市五十年气候变化研究[J].山西气象,2006(4):26-27. 被引量:6
-
4康世昌,李吉均,姚檀栋,阎宇平.青藏高原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研究(英)[J].冰川冻土,1998,20(4):381-387. 被引量:15
-
5岳瑞生.美国近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代价及其控制战略分析[J].国际科技交流,1992(11):37-41.
-
6科学家认为温室气体排放趋零方可拯救地球[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28(3):54-54.
-
7科学家认为温室气体排放趋零方可拯救地球[J].中国科技信息,2008(7):8-8.
-
8于秀晶,刘玉瑛,胡靖彪.吉林省近50年来气温和降水变化的研究[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4,26(1):23-29. 被引量:2
-
9康加赐,孟奕飞.气候变化对沿海城市的影响(英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35(S1):218-220.
-
10海建航,陈永金,逯孝强,刘晓迪,王秉芝.吉林省1953-2013年气候变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3):25-2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