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做一个“善于举例”的数学教师——来自一线教师的认识、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缘起近期再读郑毓信教授在《中学数学月刊》2010年第3、4期关于"三项基本功"的文章[1]、[2]并链接阅读了郑教授在《人民教育》2008年的系列文章《善于提问》、《善于举例》、《善于优化》,读后颇有感触.
作者
赵山龙
机构地区
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隆政初级中学
出处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2年第5期72-74,96,共4页
关键词
一线教师
数学教师
实践
《人民教育》
2010年
2008年
中学数学
基本功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2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8
1
郑毓信.
从三项基本功到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续)[J]
.中学数学月刊,2010(4):1-4.
被引量:1
2
成尚荣.
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J]
.人民教育,2010(23):36-40.
被引量:55
3
郑毓信.
教师专业成长:背景、内涵与基本途径[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2011(1):3-7.
被引量:4
4
郑毓信.
“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三 善于优化[J]
.人民教育,2008(20):43-44.
被引量:46
5
刘东升.
让学生在“讲题”中提高数学能力——三年来学生“讲题”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1(7):7-9.
被引量:18
6
张奠宙.
语、数、外三科都是一种语言教学——从“篮球是圆的”说起[J]
.中学数学月刊,2011(6):1-2.
被引量:2
7
张奠宙,王振辉.
关于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谈“火热的思考”与“冰冷的美丽”[J]
.数学教育学报,2002,11(2):1-4.
被引量:197
8
张奠宙,赵小平.
教学中多多关注“后半段”——怎样上好复习课?[J]
.数学教学,2011(4).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2
[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75页.
3
张曙光.《“价值”五题》,《光明日报》2010年6月22日.
4
方严编.《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1947年版,第10页.
5
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6
[美]爱莉诺·达克沃斯著,张华等译.《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译者前言.
7
[美]波利亚著,刘景麟,曹之江,邹清莲译,数学的发现(一、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1981;欧阳绛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8
[美]波利亚 阎育苏译.怎样解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9
[荷]弗赖登塔尔 陈昌平(译).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14,115,228.
10
罗增儒.
解题分析,应该有“第二过程”的暴露(续二)——写在《数学解题学引论》第5次印刷[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半月高中),2008(12):22-2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20
1
苏春燕.
对有效教学的认识及其反思——以“导学案”教学为例[J]
.浙江教育科学,2019,0(6):35-38.
被引量:1
2
苏琴.
基于核心素养下数学教学的情境设计策略[J]
.高考,2020,0(11):102-102.
3
赖章荣.
高等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7(6):144-145.
被引量:1
4
崔晓华,苏柏山.
数学教育形态的形成机理与结构特征探讨[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4):73-77.
被引量:1
5
黎梅.
数学写作教学之我见[J]
.中等职业教育,2006(14):37-39.
6
王云波.
适合初一学生数学认知风格的教学方法[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z1):194-196.
7
夏敏.
初中数学课堂学习评价例谈[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09(2):54-59.
8
莫志贤.
示范性教学在新教师培训中的探索[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289-289.
9
杨胤清.
中医药院校《线性代数》教学与软件实验[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1):49-50.
10
周友士.
基于建构主义的数学概念转变学习[J]
.数学教育学报,2004,13(3):19-22.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11
1
余学虎.
任意两条抛物线相似[J]
.数学通报,2005,44(11):32-32.
被引量: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3
路见可.谈相似形--中学数学笔谈之三[J]数学通讯,1998(09):1-2.
4
克林柏格.社会主义学校(学派)的教学指导性与主动性[M]柏林:德国科学出版社,196286.
5
郑毓信.
善于举例[J]
.人民教育,2008(18):42-44.
被引量:26
6
郑毓信.
善于提问[J]
.人民教育,2008(19):36-40.
被引量:54
7
郑毓信.
“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三 善于优化[J]
.人民教育,2008(20):43-44.
被引量:46
8
刘东升.
让学生在“讲题”中提高数学能力——三年来学生“讲题”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1(7):7-9.
被引量:18
9
许小卫.
为什么抛物线是相似的[J]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1(7):94-94.
被引量:1
10
刘东升.
让学生“讲题”,教师做什么?[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1(10):7-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刘东升.
学生“讲题”,教师应该“在场”——再谈学生“讲题”活动中的教师主导性[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2(6):56-58.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刘东升.
“点评者”的情怀——例谈数学教师的点评艺术[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2(8):35-37.
被引量:4
2
刘东升.
“通性通法”与“技巧解法”之思——由一次研讨课的课堂生成说起[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2(10):25-27.
被引量:4
3
刘东升.
对课堂“中半段”情境设置的思考——由一次“课堂表演”说起[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3(1):8-10.
被引量:2
4
刘东升.
例谈生成性资源的生成与利用[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3(2):29-32.
被引量:4
5
刘东升.
数学教师该怎样提升现场学习力?[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3(5):64-66.
被引量:1
6
赵党新.
让学生在讲题活动中提高数学能力——一堂几何习题课的意外收获[J]
.大江周刊(论坛),2013(9):192-192.
7
周婵娟.
习题讲评如何讲出新意、评出深度——以一元一次方程的习题讲评为例[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9(2):12-13.
被引量:9
8
张绍俊.
几何入门阶段习题讲评的教学思考与建议——从一道七上模考几何填空题讲评说起[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9(3):47-48.
9
蒋骏哲.
以寻找思路为核心:教学生“学解题”——从习题教学案例说起[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9(4):27-28.
被引量:6
10
任维.
解题教学要教学生学会思考——从一道较难填空题的讲评说起[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9(5):29-30.
被引量:3
1
2008年《中学数学月刊》总目次[J]
.中学数学月刊,2008(12):45-49.
被引量:3
2
欢迎订阅《中学数学月刊》[J]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08(5):3-3.
3
2011年《中学数学月刊》总目次[J]
.中学数学月刊,2011(12):47-49.
4
欢迎订阅《中学数学月刊》[J]
.中学数学月刊,2008(10).
5
2001年《中学数学月刊》总目次[J]
.中学数学月刊,2001(12):46-49.
6
欢迎订阅《中学数学月刊》[J]
.中学数学月刊,2007(10).
7
2010年《中学数学月刊》总目次[J]
.中学数学月刊,2010(12):46-49.
8
《中学数学月刊》征订启事[J]
.数学教育学报,2007,16(4):23-23.
9
欢迎订阅《中学数学月刊》[J]
.中学数学月刊,2008(11).
10
欢迎订阅《中学数学月刊》[J]
.中学数学教学,2008(5):39-39.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