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科学对“无”的“思入”及其本体论意义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世纪末以来,非存在或"无"已成为虚构哲学、模态逻辑、可能世界语义学和本体论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科学对非存在的"思入"既是必然的,又是有用的。人的科学认识过程是一个"有化"与"无化"、去蔽与遮蔽的一体化过程。没有非存在,就没有对象的现实显现,进而不可能有科学认识的开始和现实完成。科学要不断向常识和传统存在观所认定的存在之外的非存在进发。这样做不仅对科学本身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哲学本体论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有可能使我们彻底改变对存在本身的认识,超越传统的以个体中心论为核心的存在观,更深刻地认识到存在的多样式、多级性。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63,共5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迈农主义的有无之辩及其本体论意义研究"(10BZX05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柳田圣山.禅与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绪言.
  • 2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5.
  • 3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是什么"[M]//熊伟,译.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4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 5温伯格.终极理论之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 6简森.宇宙简史[M].熊况,译.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8.
  • 7加来道雄.平行宇宙[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 8霍金.我们的宇宙图像[C]//霍金,等.宇宙简史.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共引文献17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