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乐种学学科发展回望与跨世纪前瞻
被引量:3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51,共20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34
-
1周江伟.感受 求趣 飞翔——刍议音乐课堂上的创造[J].音乐天地,2004(9):19-20. 被引量:2
-
2杨红.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学科学讨论[J].中国音乐,1999(2):8-10. 被引量:4
-
3黄翔鹏.释“楚商”——从曾侯钟的调式研究管窥楚文化问题[J].文艺研究,1979(2):72-81. 被引量:21
-
4董维松.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的二元学术观[J].中国音乐学,1997(4):4-8. 被引量:7
-
5沈洽.民族音乐学在中国[J].中国音乐学,1996(3):5-22. 被引量:80
-
6杜亚雄.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J].中国音乐,1996(3):19-21. 被引量:27
-
7席强.民族曲调中的“润腔”结构[J].中国音乐,1992(1):38-39. 被引量:12
-
8董维松.中国传统音乐学与乐种学问题及分类方法[J].中国音乐学,1988(2):56-67. 被引量:19
-
9薛艺兵.“民族音乐学”与中国“民族音乐理论”[J].人民音乐,1988(4):24-25. 被引量:11
-
10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J].中国音乐学,1987(4):4-21. 被引量:166
二级引证文献25
-
1郑发奋.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反思与重建[J].枣庄学院学报,2010,27(3):36-38. 被引量:2
-
2齐琨.论传统音乐的两种时态--以徽州礼俗仪式音乐研究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2):28-34. 被引量:12
-
3石春轩子.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与乐种学[J].科教导刊,2013(9):25-25.
-
4万钟如.什么是传统音乐?——论传统音乐观的范式转型[J].乐器,2014(6):33-35. 被引量:1
-
5柳飞.地方高校参与本土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以常州工学院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6):6-11. 被引量:8
-
6马英珺.活态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2):84-87. 被引量:4
-
7张伯瑜.人群关系: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基本出发点[J].中国音乐,2016(4):5-11. 被引量:8
-
8刘蓉.西安鼓乐研究现状及其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6,35(3):106-110.
-
9王伟.蒙古族音乐活态传承之衍变[J].艺术评鉴,2016,0(23):56-58.
-
10伍润华,李歆.沈洽《音腔论》及其学术影响力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32(5):77-82.
-
1刘磬声,李幼容.跨世纪的新一代[J].民族音乐,1994(6):7-8.
-
2李幼容,刘磬声.跨世纪的新一代[J].北方音乐,1994,17(6):12-14.
-
3永清,王小云.跨世纪的中国[J].黄河之声,1999,0(2):8-8.
-
4张宝国.对男高音教学的一点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6):198-198.
-
5李荣兰.音乐百事通 带你走近江南丝竹[J].琴童,2013(8):30-31.
-
6缪也.跨世纪的歌声[J].人民音乐(评论),2001(1):42-43.
-
7杨丽.2004年我国民族器乐研究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9(3):111-112.
-
8张宇.音乐分析学科发展综述——试谈关于音乐分析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238-239. 被引量:1
-
9王晓岭,陈(日韦).跨世纪的新一代[J].音乐创作,1999(4):20-21.
-
10吕永清,张志耕.跨世纪的中国[J].民族音乐,2000(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