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慢性肾衰竭湿浊病机与治法探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慢性肾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衰败、湿浊内蕴是其基本病机环节,"湿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从湿浊论治是治标之法,具体有化湿泄浊、通腑泄浊、淡渗利湿、发汗泄浊。佐以扶正、活血通络,可达标本同治。
作者
周爱珍
盛梅笑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85-186,共2页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基本病机
湿浊
治法
化湿泄浊
本虚标实
脾肾衰败
致病因素
分类号
R277.592.5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21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1
黎磊石,刘志红主编.中国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328-1338
2
何立群.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8):8-9.
被引量:508
3
郑平东.大黄治疗氮质血症及其作用机理探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46-46.
4
毕增祺 郑法雷 等.大黄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平衡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1):21-21.
5
张琳琪,刘红亮.
慢性肾衰竭中医邪实证证候分布规律[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1):61-62.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范萍,张保平.
587例慢性肾衰患者虚证证候分布规律[J]
.河南中医,2006,26(5):33-34.
被引量:10
2
聂莉芳,欧阳晃平,韩东彦.
2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证候分布特点与分析[J]
.中医研究,2006,19(4):29-31.
被引量:35
3
陈海龙,蒋立峰.
附黄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分析[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4):51-52.
被引量:4
4
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15.
5
王海燕.慢性肾衰分期及疗效判断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131.
6
唐长江,赵辉.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肾功能不全30例观察[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6):73-74.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021
1
刘芝凡.
慢性肾衰竭患者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干预后对维持性腹膜透析的影响[J]
.新疆医学,2022,52(10):1153-1157.
被引量:4
2
陈超乾,郭元成,徐莹,钱鹏,李福凤.
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证的舌面诊图像特征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23,34(5):1144-1146.
3
任立松,于莉,张会永,李威莹,杜佳蓉,白燕来,刘竞男,杨关林.
内风证诊断标准及其应用现状的文献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4):1434-1441.
被引量:5
4
张雅萍,刘晨.
益肾泄浊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23,55(20):76-80.
5
王恒.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10):57-59.
被引量:4
6
李文超,崔海兰,李雪.
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7):8-10.
被引量:5
7
黎佳燕,何海忠.
专科护理制对肾移植术后患者情绪状态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J]
.名医,2020(8):236-236.
8
盛晓茜.
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早期临床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1):128-132.
被引量:4
9
吴晗,李聪,李芳芳,谷胜利.
健脾补肾通络方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疾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10):125-128.
被引量:1
10
贾云婷,葛桂珍.
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J]
.黑龙江中医药,2023,52(5):167-169.
同被引文献
37
1
刘海燕,陈孝文,梁东,刘华锋,唐德燊.
尿毒症毒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7):620-624.
被引量:6
2
何立群.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8):8-9.
被引量:508
3
全国eGFR课题协作组.
MDRD方程在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改良和评估[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10):589-595.
被引量:706
4
张雨雷.
宣清导浊法在急症中的运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3):363-364.
被引量:3
5
王海燕 王梅主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6-471.
6
李中梓.医宗必读[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l:6.
7
毕增祺,郑法雷,胡红守,等.大黄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平衡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1):21.
8
任艳芸,赵艳龙,马巧亚,张晓强,孙万森.
慢性肾脏病从湿论治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45-47.
被引量:15
9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diabetes and CKD:2012 update[J].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2012,60(5):850-886.
10
王水华,邓宏韬,王国斌,吴兆东,陈邦明,吴景芳.
排毒保肾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8):735-738.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4
1
邢佳楠,何学红.
从湿浊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1):29-30.
被引量:2
2
王水华,刘永芳,陈帮明,吴兆东,王国斌,黄红恩,魏林,钟利平.
排毒保肾丸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16(6):502-505.
被引量:12
3
李一北,刘利华.
宣清导浊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运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5):411-412.
被引量:2
4
李志祥,孔薇.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湿浊证[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492-494.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谢晨,张亚楠,夏松辰,陈荟溪,李建民.
李建民从湿浊辨治慢性肾脏病特点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5):2201-2204.
被引量:21
2
时蔡林,张薇.
排毒保肾丸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衰34例临床观察[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6,34(3):247-248.
3
刘永芳,陈帮明,胡修全,熊清玓,林雪菲,王金象,徐媖,姚子睿,王水华.
通络保肾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11):991-993.
被引量:11
4
刘永芳,陈帮明,胡修全,熊清玓,林雪菲,王金象,徐媖,姚子睿,王水华.
通络保肾方干预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2):58-60.
被引量:4
5
王维慧,李江,李方安.
中医综合护理对尿毒症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17,23(16):127-129.
被引量:8
6
徐媖,陈帮明,刘干炎,刘永芳,熊清玓,王金象,林雪菲,柯永芳.
排毒保肾丸对腹膜透析营养状况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8):75-76.
被引量:3
7
朱正新,郑毅春,刘剑勇,刘朝圣,何文智.
益气活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17,33(10):58-60.
被引量:6
8
徐媖,陈帮明,刘干炎,刘永芳,熊清玓,王金象,林雪菲,柯永芳.
排毒保肾丸对腹膜透析营养不良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9):84-86.
被引量:3
9
丁海波,吴兆东,傅奕,徐江祥.
浅述虫类中药在治疗肾纤维化中运用[J]
.江西中医药,2018,49(1):75-77.
被引量:9
10
彭书玲,窦晨辉,付利然.
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J]
.国医论坛,2018,33(2):35-37.
被引量:3
1
金春泉,朱雪萍,钱定广,杨晓萍.
益气活血化湿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2例[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9):19-19.
被引量:1
2
张晓平.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的体会[J]
.光明中医,2005,20(1):9-9.
被引量:2
3
蔡梦影,王亚娟.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70例临证体会[J]
.中医药学报,2012,40(3):162-163.
被引量:5
4
何欣,何立人.
化湿泄浊方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11):36-38.
被引量:5
5
张盘根.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之我见[J]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4):371-371.
6
黄敏,翟惟凯.
翟惟凯主任运用化湿泄浊、顾护胃气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187-188.
被引量:5
7
许陵冬.
邹燕勤运用化湿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J]
.江苏中医,1997,18(3):9-9.
被引量:5
8
黄萌高.
调脾益肾化湿泄浊法治疗痛风38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5):9-9.
被引量:3
9
袁力.
试述老年痴呆的病机与治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2):109-109.
被引量:3
10
周贤刚,钟渠,杨闯,杨丽霞,张毅(指导).
基于聚类分析的肌筋膜炎证候分类及其病机治法探讨[J]
.中医杂志,2008,49(10):924-926.
被引量:22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