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治风论地龙治疗支气管哮喘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合临床实践,从风药理论入手,探讨了地龙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认为外风引邪,哮喘发作;内风急作,加剧哮喘;治风为先,地龙首选。并从现代药理方面概述了地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
作者
姚莉
程娜娜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95-195,216,共2页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地龙
风药
理论研究
分类号
R259.62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2
同被引文献
197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64
参考文献
5
1
张理平,李如辉.
地龙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概况[J]
.福建中医药,1990,21(6):52-54.
被引量:31
2
边玉麟,朱定军.
李东垣风药疏肝探析[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2):5-6.
被引量:13
3
林建海,刘宝裕.
平喘中药对致敏性哮喘豚鼠气道的作用[J]
.上海医学,1996,19(11):638-641.
被引量:43
4
朱长连,王小阳,张国桢,孙丽云.
蚯蚓提取物的纤溶和抗凝作用[J]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3,28(1):15-17.
被引量:26
5
傅洁,黄吉赓,李文,顾永年.
地龙液即刻平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2):24-26.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李东垣.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东垣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04.
2
张元素.医学启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3,168.
3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2-43.
4
舒茂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年,16卷,30页
5
杨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年,16卷,30页
6
周史琴,中药学,1990年
7
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1982年
8
傅俊录.地龙散对各型发热病人的退热作用[J]陕西中医,1989(03).
9
张复夏,郭宝珠,王惠云,蔡光宗.蚯蚓提取物杀精作用及其有效成份的初步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8(02).
10
李永吉,郭占忠,杨大中.地龙对家兔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1988(02).
共引文献
122
1
刘峰廷,武丽娜,阎博华,田理.
水族鸡胚地龙膏加羼杂疗法在中医外治法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1):76-80.
被引量:2
2
乔世举,王祺,乔菊久,张旭.
复痿膏对肺纤维化大鼠TIMP-1与MMP-2表达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11):18-22.
被引量:1
3
刘琪军,牟德英.
活血化瘀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J]
.中药与临床,2010,1(2):58-60.
被引量:8
4
丁波,马敏.
中医治疗阳虚型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J]
.华北国防医药,2004,16(4):275-276.
被引量:2
5
黄盼华,吴银根.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免疫学机理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0):1-3.
被引量:1
6
崔红生,王广军,武维屏.
近10年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0):67-71.
被引量:2
7
张秋平.
吸入疗法配合小青龙汤加四虫治疗寒性哮喘45例[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2(3):197-198.
被引量:2
8
吴夏棉,黄启祥.
慢性肺心病论治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180-181.
被引量:3
9
徐乃玉,顾振纶,谢梅林,周文轩,郭次仪.
止嗽散及其改进方对哮喘豚鼠作用的比较[J]
.抗感染药学,2005,2(1):10-11.
10
王志英.
活血化瘀法治疗哮喘的研究概况[J]
.中医杂志,1995,36(4):242-244.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97
1
史锁芳,吴寒,范一平,朱萱萱,赖仁胜.
祛风宣痹方对哮喘豚鼠细胞粘附分子的影响[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
被引量:3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2):67-80.
被引量:2032
3
董汉良.
水蛭治咳喘的经验介绍[J]
.中国社区医师,2004,20(15):40-40.
被引量:3
4
龙艳华.
地龙的化学及药理研究概况[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4):379-380.
被引量:28
5
吴英良,刘崇铭,陈兰兰.
全蝎与蝎身煎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时珍国药研究,1995,6(2):13-14.
被引量:19
6
吴祖群,沈华浩.
T细胞在哮喘免疫调节中的作用[J]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9):690-692.
被引量:13
7
杜永岩.
黄吉赓教授应用虫类药治疗咳喘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05,37(12):19-20.
被引量:17
8
王晓玲.
蝎僵龙解痉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34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05,27(11):830-831.
被引量:4
9
李红.
虫类药为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J]
.江苏中医药,2005,26(11):19-19.
被引量:12
10
曲丽卿,李肇翠.
徐长卿治疗支气管哮喘验案[J]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7):392-39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7
1
杨蕾,张蔚,全燕.
止嗽方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124-125.
被引量:1
2
邵明珅.
虫类中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J]
.中医文献杂志,2013,31(3):55-56.
被引量:9
3
丁静,艾健,王淑英,冯文杰.
加味麻杏地龙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2014,35(12):1574-1576.
被引量:17
4
姚亮,汤杰,王振伟,李海燕,杨佩兰.
从风论治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7):90-93.
被引量:6
5
秦东,张德新.
虫类药在哮病中的运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2016,13(8):86-88.
被引量:8
6
洪建英,盛丽先.
盛丽先儿科临床药对经验[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1):978-979.
被引量:2
7
苑春凤,李晓,迟娜娜.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1):22-24.
被引量:3
8
黄鹤,张念志,田静,张润,各廷秋.
张念志教授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31-33.
被引量:3
9
姚丽敏,高丽.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17,35(1):43-46.
被引量:34
10
俞琦,欧江琴,冯果,田维毅.
固本舒喘颗粒平喘、止咳、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7,39(2):16-1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64
1
朱龙军,葛正行,谌小军,陈威,张明昌,李敏.
葛正行教授运用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经验撷菁[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5):93-95.
被引量:1
2
倪萍,杨勤军,杨程,张星星,韩明向,李泽庚.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发作期用药规律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7):2276-2284.
被引量:1
3
张燕,薛晓焕,周东胜,包华,路俞群.
平喘益胃汤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22,40(12):56-59.
4
杨波.
医疗机构制剂“蝉石止哮颗粒”的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105):219-220.
5
杨翠玲,赵梦洁,张肖瑾,赵琼,魏玉苹,王丽.
酸甘化阴法在小儿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J]
.中药与临床,2022,13(3):89-91.
被引量:2
6
高候汝,霍建华.
大青龙汤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的临床效果[J]
.光明中医,2020(6):923-925.
被引量:4
7
武玉栋,邹磊,梁明珠.
从温清消补四法浅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63):67-69.
8
王孝通,蔡凌宇,董宁,徐思佳,孔桂美.
幽门螺杆菌与哮喘相关性机制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53):55-58.
被引量:2
9
张开功.
加味定喘汤治疗热哮证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疗效评价[J]
.黑龙江中医药,2022,51(3):135-137.
被引量:1
10
于洁,何丽明,董浩,杨键,孙素元.
醋酸钙与肾结石研究初探[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16(1):70-72.
被引量:1
1
郭明明.
从内风论治顽固性呃逆28例[J]
.广西中医药,2017,40(2):57-58.
2
郑秋惠,刘钧.
痛风论治新探[J]
.青海医药杂志,1996,26(11):3-3.
3
孙广健,孙凡梅.
叶天士中风论治与用药经验[J]
.河北中医,2000,22(3):233-233.
4
宋绍亮,孙秀霞,李嘉庆.
痛风论治新探[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4):244-245.
被引量:16
5
孙屏蹇,李明媚.
《医林改错》之中风论的探讨[J]
.中医文献杂志,1998,16(4):14-15.
6
江红.
《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举隅[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2):10-11.
被引量:1
7
谭宏.
通心络胶囊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循环的影响[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1(3):109-109.
被引量:1
8
饶旺福,高丽,饶凯华,千元江.
论中风病之“风”[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6):11-14.
被引量:7
9
黄先善,商炜琛.
浅论治疗脑血管疾病当从风痰瘀入手[J]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7):306-306.
10
聂伟.
一奇散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6):53-54.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