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陆俨少画论阐析之九:探寻造化至理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每一片山在造山运动时结构相同,所以它的外形也多相类。因之画远山也要和近山类型接近。如桂林山多拔地而起,远山近山多类似。北方黄土高原上,山多平头,远近也一样。其它可类推。 △世上千山万水各具异态,不相雷同,所以我们每到一处,应有一种与之相适合的笔法,要创出一个新的面目,否则空往徒劳,入宝山而无所得,实为可惜。
作者 舒士俊
出处 《国画家》 2012年第3期65-65,共1页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er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