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罗行》和《过万重山漫想》特色比较谈
出处
《学语文》
2000年第1期13-13,共1页
-
1吴登龙.高三政治复习三轮特色比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1):52-52.
-
2王善合,朱福荣.东西部小学数学教材特色比较——以西师版和苏教版“圆”为例[J].师资建设,2014(6):59-61.
-
3吴登龙.高三政治复习三轮特色比较[J].内蒙古教育,2009(22):37-38.
-
4林涵.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辛亥革命”编写特色比较——以“岳麓版”和“南一版”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5,0(10):24-29.
-
5吴申道.《桃花源记》句式探奇[J].学语文,2000(1):13-14.
-
6张宏和,孔宪锋.鲁迅作品中的模糊语言举隅[J].学语文,2000(1):17-17.
-
7潘素芳.“坑”了夏瑜的“他们”究竟指谁——与袁海燕老师商榷[J].中学语文教学,2003(5):40-40.
-
8刘绍富.《醉翁亭记》的写作妙点[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3(02S):37-37. 被引量:1
-
9汪国春.《致橡树》的深刻寓意[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3(02S):38-38.
-
10王道普.情景交融 “惨”贯诗行——白居易《琵琶行》中秋夜送客的情景赏析[J].语文知识,2000(6):7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