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行进与终极目的的对立统一 ——关于鲁迅与左联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2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41,共16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5
-
1林贤治,钱理群,王富仁,朱正,王得后,邵燕祥,张梦阳,谢泳.人间鲁迅[J].读书,1998,0(9):93-101. 被引量:9
-
2李新宇.鲁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基石(四)[J].鲁迅研究月刊,1998(8):5-11. 被引量:5
-
3张梦阳.《阿Q正传》·“鲁迅人学”·阶级论[J].鲁迅研究月刊,1998(10):5-13. 被引量:4
-
4周葱秀.鲁迅与左联[J].鲁迅研究月刊,1999(2):5-12. 被引量:3
-
5读书平台[J].读书,1998,0(9):144-15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16
-
1史建国.鲁迅与“假洋鬼子”[J].书屋,2004(7):64-68. 被引量:10
-
2刘卫国.邵荃麟与胡风[J].粤海风,2010(4):64-70. 被引量:2
-
3周红.被遮蔽的鲁迅形象——阶级斗争话语与鲁迅的符号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68-72. 被引量:1
-
4李新宇.1949:进入新时代的鲁迅——“鲁迅与当代中国”研究之一[J].齐鲁学刊,2007(3):84-92. 被引量:8
-
5朱崇科.当知识化为权力——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型”话语[J].鲁迅研究月刊,2008(2):40-46. 被引量:4
-
6王慧菊.《阿Q正传》艺术谱系析解[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14-16.
-
7张小红.新时期左联研究的几个话题[J].新文学史料,1999,0(4):182-195.
-
8赵歌东.瞿秋白对“同路人”的发现及其“鲁迅学”意义[J].鲁迅研究月刊,2010(12):40-49. 被引量:2
-
9包玲慧.政治革命的时代意义——浅谈陈涌《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2):106-108.
-
10陈晨.《阿Q正传》中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的书写[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49-52.
同被引文献8
-
1左文,毕艳.疏离与被疏离——论鲁迅与左联的关系[J].北京社会科学,2006(1):71-79. 被引量:2
-
2葛涛.从新发现的史料谈李立三鲁迅的会见——兼向朱正先生请教[J].博览群书,2009(8):92-98. 被引量:1
-
3周展安.进化论在鲁迅后期思想中的位置——从翻译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谈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3):97-106. 被引量:5
-
4袁盛勇.鲁迅思想的遗憾——从他与周扬的根本分歧谈起[J].文艺争鸣,2012(11):62-69. 被引量:3
-
5禹权恒,陈国恩.上海时期鲁迅形象的多维建构[J].励耘学刊,2014(1):69-81. 被引量:1
-
6张广海.鲁迅与早期“左联”关系考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1):44-53. 被引量:3
-
7贺仲明.后期鲁迅(1927—1936)新论[J].文艺研究,2017(1):51-61. 被引量:4
-
8许祖华.鲁迅积累的进化论知识及对鲁迅思想的影响[J].长江学术,2017(4):28-34. 被引量:3
-
1李辰民.契诃夫与托尔斯泰[J].俄罗斯文艺,2003(4):34-38. 被引量:1
-
2袁家雄.1990年代思想分歧的根源[J].天涯,2010(5):200-201.
-
3陈政.苏联重新评价高尔基的《不合时宜的思想》一书[J].苏联文学,1989(2):59-62. 被引量:1
-
4张永泉.鲁梁论争史上一篇佚文[J].鲁迅研究月刊,1999(6):47-50.
-
5李怡.鲁迅的“五四”与“新青年”的“五四”[J].社会科学辑刊,2007(1):199-204. 被引量:4
-
6张彬.人文论坛简述韩愈、柳宗元的交谊与分歧——兼述古代“文人相轻”与“文人相重”现象[J].才智,2011,0(24):209-209.
-
7任合生.作家的使命和责任——论西欧作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2(5):60-63.
-
8赵振江.帕斯:诗人、文人、哲人[J].文明,2014,0(10):150-151.
-
9程娟娟.自由漂移的灵魂:五四后新文化阵营的分化[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29(2):83-87.
-
10周颖.王世贞创作实践与文学思想的演进历程及分期问题新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4(2):87-9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