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脾胃病用药浅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的独特方法,是临床用之有效的治疗大法。入脾胃经的药物很多,作用各异,但概而言之,补脾胃者以甘(主)酸(次);泻脾胃者以苦(主)辛(次),这在《内经》上有"用苦泻之;甘补之"之说。从而指出了脾胃病补泻的一般用药原则。1补以甘、酸甘味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
作者
范术兵
涂兆勇
机构地区
重庆桐君阁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9期72-72,共1页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脾胃病
用药体会
分类号
R256.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杨新蕊.
标本的含义与治病求本[J]
.光明中医,2011,26(8):1539-1540.
2
燕艳,周春祥.
穴位在药物敷贴中的价值探讨[J]
.江苏中医药,2012,44(12):61-62.
被引量:6
3
周德奇,左文伟.
试析“诸噤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8):556-556.
4
任小宁.
小议寒热并用的起源与发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139-140.
被引量:2
5
王新汉,王晓翠,朱西杰.
厚腻苔的临床治疗体会[J]
.陕西中医,2012,33(10):1440-1440.
被引量:5
6
张海龙,彭玉英.
以肝辩证论治眩晕的经验[J]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2008,6(4):209-210.
被引量:1
7
付开国.
补阳法拾遗[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8):7527-7527.
8
吴沛田.
补法在临床中的运用要点是什么[J]
.中医杂志,2009,50(7):663-663.
9
边丽荣.
皮肤顽疾快治举偶[J]
.内蒙古中医药,1996,0(S1):76-76.
10
寇冠军,陈大权.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治验2则[J]
.吉林中医药,2012,32(5):529-530.
被引量:1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