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激活、生成到为而不恃——谈马克思的“物”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哲学的"物"是马克思找寻并激活的概念,是非逻辑思维的产物,马克思借此打造新的话语框架,后期马克思主义者将心物对立等思维原则逐渐勾勒成显性的逻辑线索。"物"概念在马克思那里还保持着隐喻的特质,保持着灵活性和开放性,为而不恃。物质本体论解读模式继续强化"物"的逻辑必然式运演,引来批判,但这种论争不是一个逻辑内部可以解决的问题。
作者
李红章
李岩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长白学刊》
2012年第3期5-10,共6页
Changbai Journal
关键词
物
唯物主义
生成
隐喻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法]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M].杨学功,徐素华,译.东方出版社,2008.
2
魏小萍.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回归还是发展?——评析洛克莫尔的讲演和其《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一书[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6):149-153.
被引量: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人民出版社,1995..
4
张盾.
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思想史路径——以“市民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案例[J]
.哲学研究,2010(1):23-29.
被引量:17
5
[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M].商务印书馆,1984.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人民出版社,1995..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人民出版社,199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张盾.
在什么意义上黑格尔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思想源头?——从“卢卡奇—科耶夫解读”看[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3):15-23.
被引量:4
2
阿尔都塞,2003年.《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滨本》,陈越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3
施特劳斯,2008年.《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第2卷,彭磊等译,华夏出版社.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卷二十-第91-92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57年..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8
Tom Rockmore:Marx After Marxism-The Philosophy of Karl marx,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2.
9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61-263页.
10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69-271页.
共引文献
93
1
刘军.
拉克劳和墨菲对领导权理论的谱系学研究及批评回应[J]
.学习与探索,2015(1):28-32.
被引量:1
2
梁建新,李芳.
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批判力的当代思考[J]
.理论与改革,2004(4):24-26.
3
贾英健.
恩格斯视野中的学风[J]
.长白学刊,2002(1):87-89.
4
姜旭之,叶宇,吴巧娟.
人才战略谋定的多维视域[J]
.长白学刊,2004(5):101-103.
5
乔延鹏.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和科学精神[J]
.长白学刊,2005(3):48-50.
6
李忱.
审美理想与文化建设[J]
.长白学刊,2005(3):97-99.
被引量:1
7
谷声然.
完整理解“经济基础”中的“经济”内涵[J]
.生产力研究,2006(2):42-44.
8
王保彦.
反全球化视阈中的社会主义发展探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4):116-119.
被引量:1
9
文九,邓喜道.
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批判性[J]
.理论月刊,2006(5):24-26.
10
李荣娟.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诠释与现实依据[J]
.理论月刊,2006(8):67-69.
被引量:2
1
宋思运.
老子思想的“求同”特质[J]
.理论探索,2014(6):40-42.
被引量:3
2
吴玉平.
普特南实在论逻辑观探究[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9(1):69-72.
3
王秋李.
儒家和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理论界,2006(9):176-177.
被引量:4
4
马中英.
唯物史观是唯物主义坚持辩证法的逻辑必然吗[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4(8):59-61.
5
姚军毅.
“三个代表”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历史必然和逻辑必然[J]
.学术研究,2003(6):17-19.
6
阿兰.桑德洛,王贵贤.
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1(6):21-29.
被引量:5
7
唐正东.
超越个体性哲学原则:马克思哲学在思想史上的重要标志[J]
.哲学研究,1998(6):38-44.
被引量:2
8
贺善侃.
论具体概念何以是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78-81.
9
张永宏.
《阴符经》“三盗”论解析[J]
.宗教学研究,2013(4):60-65.
被引量:1
10
徐英瑾.
杜威的演化论式的知识论图景——一种理性的重构和辩护[J]
.学术月刊,2012,44(4):55-64.
长白学刊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