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历史哲学如何可能——论牟宗三的历史观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唐君毅在评论牟宗三《历史哲学》时说:1944年秋,“一日谈及国事,宗三怒而忧之,即欲写《历史哲学》一书,以昭明吾华族之文化精神命脉之所在,兼示其发展之理则,以贞定国人共信”。^[1]在他看来,揭明民族文化精神命脉,展现民族文化发展的理则,从而能以贞定国人的共同信仰,
作者
陶清
机构地区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40,共9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关键词
《历史哲学》
牟宗三
历史观
民族文化精神
文化发展
共同信仰
唐君毅
国人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5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唐君毅.《中国历史之哲学的省察·读牟宗三(历史哲学)书后》,转引自牟宗三.《历史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346页;第351页.
2
牟宗三.《关于历史哲学·酬答唐君毅先生》,转引自《历史哲学》,第365页;第368页;第366页;第363页;第364页;第364页;第364页;第364页;第364页;第364-365页;第366-367页;第367页;第367页;第368-374页;第374页;第368页;第369页;第369页;第371页;第372页;第372页;第372页;第373页;第373页;第368-369页;第369页;第370页;第370-371页;第367页.
3
牟宗三.《历史哲学》[M].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164页以下.
4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92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7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M].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第4页.
8
郭齐勇.《历史哲学·新版序》,第2页.
9
陶清.
牟宗三的哲学史观与中国哲学史[J]
.哲学动态,2011(8):61-6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牟宗三.《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寂寞中的独体》,新星出版社,2005,第43-61页,第51页,第51页,第54页,第56-57页,第45页.
2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台北学生书局,1996,第3页.
3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台北学生书局,1982,第184页.
4
陶清.
戴震与理学思辨模式批判[J]
.哲学动态,2010(3):36-42.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354
1
方行.
清代前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3-12.
被引量:10
2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3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4
许斗斗.
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
.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5
宋培基.
马克思“跨越设想”中的现代化思想[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47-51.
被引量:2
6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7
马长山.
法律的“人本精神”与依法治理[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35-42.
被引量:22
8
李遇春.
告别与寻找——关于张一弓小说的话语转变[J]
.文学评论,2004(4):47-53.
被引量:1
9
王善平.
社会存在与社会认识——浅论马克思的哲学范式革命[J]
.学术研究,2004(8):23-27.
10
邵腾.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双维多级构造的整合研究[J]
.学术月刊,2004,36(8):33-39.
被引量:1
1
周文彬.
建立中国当代哲学之我见[J]
.现代哲学,1986(4):72-73.
2
吴懿倩.
宗教哲学视域下的《历史哲学》[J]
.学理论,2015(1):82-83.
3
桂希江.
伊斯兰教在贵州的传播与发展[J]
.中国穆斯林,2005(3):31-32.
被引量:1
4
修毅.
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与《费尔巴哈论》的关系[J]
.北方论丛,1990(4):12-18.
5
马利强.
伊斯兰教常识[J]
.文史知识,1995(10):95-102.
6
周树青.
“庄骚传统,孔颜乐处”与中国古人的审美理想[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77-80.
7
赵海.
儒家和谐思想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
.长安学刊,2011(4):60-63.
8
易德生.
“绝对精神”的展开与“上帝的自传”——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评议[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36-37.
被引量:1
9
何辉.
黑格尔观念中的中国:剖析与考辨(下)[J]
.国际公关,2013(4):85-88.
10
杨月营.
《历史哲学》中的世界历史观之绪论解读[J]
.理论观察,2017(1):48-50.
被引量:2
哲学动态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