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丹尼尔·贝尔的中国意义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丹尼尔·贝尔作为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品质和所选择的学术道路具有显著的中国意义,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值得中国学术界去思索、去借鉴。坚持以"道"自任是贝尔最具中国意义的一种学术品质。坚持建设性的批判是贝尔另一种具有显著的中国意义的学术品格。善于发现并提出真正的问题,以开放的姿态汲取各种有益思想资源,通过跨学科研究实现理论创新,从而获得"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学术和公共影响力,贝尔的这种学术道路尤其值得中国学术界借鉴。
作者 张亮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5,共5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基于MEGA2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重建"(项目号:NCET-10-0488)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4

  • 1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第9、10章.
  • 2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7页.
  • 3郑杭生:《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两种形态》,《光明日报》,1985年7月29日第3版
  • 4伊曼努尔·沃勒斯坦,等.《自由主义的终结》,郝名玮、张凡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31-232页.
  • 5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前言>》,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506页.
  • 6吉尔·德勒兹.《德勒兹论福柯》,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0-31页.
  • 7史蒂文·塞德曼编.《后现代转向:社会理论的新视角》,沈阳:辽宁出版社,2001年,第6页.
  • 8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2页,第63页.
  • 9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 10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15页.

共引文献48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