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女贞细卷蛾发生与防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发现女贞细卷蛾严重为害北五味子果实生长发育 ,经三年系统调查与防治研究 。
作者
王玉兰
李爱民
艾军
刘鹏举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出处
《特产研究》
2000年第1期32-34,共3页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
关键词
北五味子
女贞细卷蛾
综合防治
发生规律
中药材
分类号
S435.67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6
1
果树病虫害防治学.山西运城农业学校主编[M].农业出版社,1980,494~516
2
孙习华,王兆东,唐桂君.
山楂黄卷蛾在银杏树上的发生与防治[J]
.植物保护,1998,24(4):33-34.
被引量:3
3
郭建平,杭海龙,张冠霞,王东.
豫西地区苹果金纹细蛾发生规律观察[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9,19(3):8-9.
被引量:6
4
孙益知,马谷芳.
苹异银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
.中国果树,1999(3):11-13.
被引量:1
5
郜和臣,李春喜,黄相国.
灰翅麦茎蜂成虫羽化出茧规律[J]
.植物保护学报,1999,26(1):93-94.
被引量:4
6
蒋明星,谢立群,张孝羲.
温度对棉铃虫越冬蛹滞育后发育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1999,26(2):185-18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蒋明星,张孝羲.
棉铃虫滞育蛹的抗寒力[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20(2):39-41.
被引量:5
2
李锦华 李兹新.四川越冬棉铃虫滞育的解除和羽化[J].四川农业学报,1988,3(1):27-32.
3
马谷芳.苹异银蛾——中国新记录[J].昆虫分类学报,1982,(4):315-316.
4
孙益知.苹果病虫害防治[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
刘友樵,中国经济昆虫志.11,1985年,18页
6
李锦华,四川农业学报,1988年,3卷,1期,27页
7
孙益知,苹果病虫害防治,1990年
8
马谷芳,昆虫分类学报,1982年,4期,315页
9
蒋明星,张孝羲.
南京地区棉铃虫越冬蛹滞育的解除与发育[J]
.昆虫学报,1997,40(4):366-373.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1
1
乔晓亮,花蕾,王珂,杨向兵,高君晓.
金纹细蛾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初探[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4):208-211.
被引量:6
2
祁如英,祁永婷,武丽蓉,朱西德,薛花.
青海省东部气象条件变化对麦茎蜂羽化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10,31(S1):147-149.
被引量:2
3
贾彦霞,刘晓丽,王新谱.
宁夏卷蛾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特征[J]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8):105-110.
被引量:4
4
李明光,高建玲,高森,孙艳涛,刘慧芹.
我国银杏虫害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167-170.
被引量:5
5
文耀东,谢飞舟,冯小军,朱岁层,李小虎,付军侠,史怀宝.
陕西苹果金纹细蛾发生为害动态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5):50-54.
被引量:4
6
赵利敏,贾豪,杨荣科.
灰翅麦茎蜂(膜翅目:茎蜂科)成虫发生期及其机率值模型[J]
.应用昆虫学报,2013,50(5):1397-1404.
被引量:3
7
杨燕涛,谢宝瑜,高增祥,张建明,李典谟.
棉铃虫滞育与抗逆性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01,38(4):246-251.
被引量:8
8
刘志超,孙智辉,王俊民,曹雪梅.
苹果金纹细蛾发生趋势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
.陕西气象,2020(6):47-49.
被引量:2
9
简成志,乔宪凤,苏莎,张晓赫,方森森,陈茂华.
金纹细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22,68(3):95-99.
被引量:1
10
刘玉霞,任应党,申效诚,张秋霞.
苹果金纹细蛾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
.河南农业科学,2003,32(4):31-3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7
1
许培磊,韩先焱,范书田,王衍莉,李嘉琪,王月,舒楠,李昌禹,杨义明,秦红艳,刘迎雪,张宝香,路文鹏.
五味子新品种‘妍脂红’[J]
.园艺学报,2022,49(S01):207-208.
被引量:1
2
李兴亮,滕世杰,才国彬.
五味子组织培养技术初探[J]
.吉林林业科技,2008,37(2):7-10.
被引量:6
3
回云静,吴长宝,徐小明,蔡金艳,朱峰,任跃英.
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菌剂对五味子白粉病防效及生长的影响[J]
.菌物研究,2011,9(2):100-104.
被引量:13
4
孙成仁.
北五味子与华中五味子分布区订正[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10-12.
被引量:10
5
卓丽环,黄普华,金万昌,杨传平.
黑龙江省北五味子一新变种[J]
.植物研究,1994,14(1):35-36.
被引量:7
6
凌凤贵,李爱民.
北五味子的主要生物学特性[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8(7):29-30.
被引量:13
7
赵国栋,王西燕,廉士启,王保元,胡长秋,李万庆.
北五味子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试验初报[J]
.吉林林业科技,1995,24(6):13-14.
被引量:16
8
李爱民,王玉兰,孙宪忠,赵淑兰.
北五味子初夏扦插繁殖研究[J]
.特产研究,1996,18(1):26-27.
被引量:9
9
艾军,王英平,李昌禹,郭修武,李爱民.
五味子花芽分化过程中3种内源激素的消长[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24-26.
被引量:8
10
李爱民,刘金财.
北五味子秋季施肥技术研究[J]
.特产研究,2006,28(3):20-2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艾军,王振兴,秦红艳,许培磊,刘迎雪,范书田,沈育杰.
我国五味子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43(10):14-20.
被引量:12
2
赵敏,宋起平,何亚庆.
北五味子生态特性与栽培技术[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3):76-79.
被引量:15
3
孙博位,路文鹏,许培磊.
北五味子的繁殖栽培生理及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1):10-18.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毕连柱,张伟,宋国华,刁云飞,王全波,陈宇.
北五味子的研究进展[J]
.林业勘查设计,2010(4):107-108.
被引量:3
2
裴毅,聂江力.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乙素含量[J]
.植物研究,2005,25(3):373-375.
被引量:12
3
李成浩,牛遇达,刘桂丰,杨传平.
胚乳和外源赤霉素对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种子发芽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4):625-627.
被引量:12
4
徐海军,张悦,魏殿文.
黑龙江省家植五味子果实发育与产量相关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3):85-86.
5
徐海军,魏殿文,张悦.
不同种植方式对五味子幼苗生长的影响[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3):94-95.
6
裴毅,聂江力.
HPLC法测定北五味子果实中五味子甲素含量[J]
.广州化工,2009,37(8):157-158.
被引量:2
7
刘实,李爱民,郭春明,刘玉敏,郭巍,姚渝丽.
北五味子物候的观测及气象要素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2):39-42.
被引量:7
8
申延林,胡乙山,杨喜田.
北五味子种子处理及发芽率的比较[J]
.中国林副特产,2010(4):35-36.
被引量:2
9
张英明.
土壤覆盖措施对北五味子园产量影响的试验[J]
.防护林科技,2013,26(11):25-26.
10
张英明.
北五味子白粉病无公害防治试验[J]
.防护林科技,2014,27(1):33-34.
被引量:1
1
艾军.
家植北五味子的病虫害防治[J]
.农村科学实验,2002(10):22-22.
被引量:1
2
刘洁,宋雪莲.
五味子生产机械的选用及实践[J]
.新农业,2015(7):36-37.
3
刘辉.
北五味子病虫害防治技术[J]
.辽宁农业科学,2013(2):92-92.
被引量:6
4
林广梅,娄福贵,王运涛,哈长森.
辽五味子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J]
.辽宁农业科学,2007(3):100-101.
被引量:2
特产研究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