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楚雄地区小麦良种混杂退化原因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造成楚雄地区小麦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主要有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不正确的繁育方法及种子自留串换等,提出了坚持三级良种繁育程序、采用适当的繁育方法、严防机械混杂、使用高质量的种子等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小麦良种混杂退化。
作者
杨茂昌
机构地区
云南省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
出处
《中国种业》
2012年第5期33-35,共3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关键词
小麦良种
混杂退化
应对措施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杨茂昌.
云南常规粳稻良种繁育程序与技术要点[J]
.种子科技,2011,29(4):28-30.
被引量:4
2
张全志.种子管理全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1-124.
3
陆作楣,陶瑾.
论“株系循环法”[J]
.种子,1999,18(4):3-5.
被引量:37
4
杨茂昌.
“保种圃法”繁育常规粳稻原种的原理和方法[J]
.种子科技,2010,28(7):20-22.
被引量:2
5
谢金良.
小麦生产用种原种化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种业,2006(7):27-28.
被引量:1
6
戴德成.
农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
.中国种业,2007(6):27-27.
被引量:2
7
张立广,张建光,马小刚,徐延伦,王宜兵,寇永猛.
玉米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
.中国种业,2011(5):76-7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陆作楣,陶瑾.
稻麦良种繁育新技术——株系循环法[J]
.种子世界,1992(10):18-19.
被引量:10
2
陆作楣.略论农作物品种群体的遗传变异问题[J].种子,1983,(2):75-77.
3
陆作楣.试论农作物良种繁育的技术路线问题[J].种子,1983,(4):48-52.
4
陆作楣 黄先觉 刘佑诚.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技术研究[J].种子,1985,(2):1-5.
5
张全志.种子管理全书[W].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1—124.
6
张全志.种子管理全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7
杨茂昌.
常规粳稻原种繁育方法初探[J]
.种子,2009,28(7):123-125.
被引量:2
8
杨茂昌.
“保种圃法”繁育常规粳稻原种的原理和方法[J]
.种子科技,2010,28(7):20-22.
被引量:2
9
陆作楣,陶瑾.
论“株系循环法”[J]
.种子,1999,18(4):3-5.
被引量:37
10
束世山,邵明玉.
西瓜良种苏蜜1号自交混繁法的研究和应用[J]
.种子世界,1990(11):17-1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1
1
赵虹,李铁庄.
育种家种子的特点及其生产和保存方法[J]
.种子世界,2000(7):22-24.
被引量:1
2
王春平,张万松,陈翠云,张新友,赵虹,郭天财,霍晓妮,汤其林,尹海庆.
中国种子生产程序的革新及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163-170.
被引量:28
3
黄大军,谭学林,张树华,李伟华,顾晓明.
滇Ⅰ型粳稻不育系原种提纯技术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3):441-442.
被引量:4
4
黄大军,欧林英,高梅,李伟华,房毅,顾晓明.
滇型杂交粳稻可育株混杂对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6):987-990.
被引量:4
5
张伟,张联合,王春平,吕静霞.
试论中国现代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的改革[J]
.种子,2007,26(7):68-72.
6
王际凤,陆作楣.
恢复基因的渗入对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纯度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7,21(5):500-506.
被引量:4
7
赵春慧,苗雨,赵春芝,周俊,康宏彪.
我国小麦良种繁育技术体系的改革发展与创新[J]
.种子科技,2007,25(5):37-41.
被引量:5
8
方兆伟,陈庭木,樊继伟,李健,钟环,罗利.
作物常规种子原种生产技术体系改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7(21):153-154.
被引量:2
9
WANG Ji-feng Lu Zuo-mei.
Influence of Genetic Drift of Restoring Gene (Rf) on Seed Purity of Yuetai A, a Honglian-Typ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in Hybrid Rice[J]
.Rice science,2008,15(2):101-109.
10
杨茂昌.
常规粳稻原种繁育方法初探[J]
.种子,2009,28(7):123-12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
1
许海涛,许波,王友华,王成业,张海申.
玉米自交系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技术措施[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25(1):20-21.
被引量:1
2
牛吉山,尹钧.
小麦种子繁育的一般原则和通用程序[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109-112.
被引量:4
3
姜海涛,杜洪亮,黄立功.
玉米自交系退化原因及自交系生产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227-227.
被引量:2
4
贾廷伟.
小麦繁育中出现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
.种子世界,2013(3):32-33.
被引量:1
5
陈刚,王静,张士灿,张审.
小麦良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止方法[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72-7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李冬红.
试论小麦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与防范[J]
.魅力中国,2013(34):269-269.
1
李瑞莲.
辣椒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J]
.种子世界,1999(2):34-34.
2
王侠礼.
花卉品种退化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
.种子科技,2004,22(5):284-285.
3
曹建刚,党芳志,王玲,陈再民.
香菇937菌株生物学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食用菌,2013,32(4):59-60.
被引量:1
4
戴铁生,王文艳.
瓜菜留种有讲究[J]
.农家参谋,2005,0(5):13-13.
5
殷明.
榨菜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J]
.农村科技开发,2002(8):11-11.
6
吕发生.
茎瘤芥防混杂退化繁种技术[J]
.长江蔬菜,1999(7):39-40.
7
赵福增,田佐.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J]
.现代农村科技,2009(2):18-18.
被引量:1
8
付喜山.
蔬菜品种退化的原因及防止途径[J]
.种子世界,1995(11):18-19.
9
樊安平,罗鸿,杨娟妮.
“赛众28”肥料在小麦良种生产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种业,2009(5):22-24.
10
苏开美.
楚雄地区块菌的主要病虫害调查及防治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7,26(2):50-52.
被引量:1
中国种业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