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的前奏 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独特的调性呈现方式
摘要
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是作曲家唯一的一首弦乐四重奏,本文通过分析这首作品独特的调性呈现方式,试图挖掘作曲家是如何在四重奏中开始实践其后用于《牧神午后》等作品的印象主义创作技法。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9-161,共3页
参考文献5
-
1道纳德.布鲁克,顾连理.德彪西[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0(2):68-87. 被引量:3
-
2[英]考克斯(Cox,D·) 著,廖叔同 译.德彪西的管弦乐曲[M].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
-
3Rudolph Reti."Tonality atonality pantonality:a study of trends in twentieth century music"[]..1978
-
4Vallas,Leon,Trans.from French by Maire,Grace O‘Brien.Claude Debussy:His Life and Works[]..1973
-
5Jean-Michel Nectoux,Roger Nichols,Patrick Govers,Gary W Hopkins.Grif:The New Grove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Masters:Faure, Debussy, Satie, Ravel. Poulenc, Messiaen, Boulez[]..1986
-
1李倩.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J].北方音乐,2012,32(4):7-9.
-
2王蒙蒙.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演奏分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0(11):98-98. 被引量:1
-
3桑桐.德彪西歌曲中的调性呈现方式(上)[J].音乐研究,1998(2):64-82. 被引量:1
-
4易俏.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曲式、主题动机分析[J].歌海,2008(4):12-13. 被引量:1
-
5王翠华.李斯特艺术歌曲的调性发展手法[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199-200. 被引量:1
-
6桑桐.德彪西歌曲中的调性呈现方式(中)[J].音乐研究,1998(3):13-27.
-
7毕波.浅析德彪西室内乐《g小调弦乐四重奏》之循环主题式特色[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8):27-28.
-
8桑桐.德彪西歌曲中的调性呈现方式(下)[J].音乐研究,1998(4):79-82. 被引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