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师》
2000年第4期16-17,共2页
同被引文献13
-
1王军旗.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两极分化[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12(4):67-70. 被引量:3
-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
3翁天真.最新工资管理实务全书[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
-
4熊利明,张德新.高校现行工资制度运行情况分析及对策思考[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13(5):61-64. 被引量:3
-
5张金富,周苏.重组事业单位分配结构[J].人事管理,2000(2):28-28. 被引量:2
-
6吕民乐,祝元法.关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再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2):62-64. 被引量:4
-
7朱坚强.新时期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对策[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37(2):124-131. 被引量:5
-
8刘贯学.分配原则的历史性变革[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03,0(4):32-34. 被引量:2
-
9张淼.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刍议[J].发展论坛,1997(10):37-38. 被引量:2
-
10邓军.关于深化和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3):81-8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刘淑芹.浅论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z1):183-184.
-
2杨再延.高校现行工资制度运行及改革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z2):45-52.
-
3欧阳君君,杨国永.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之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4):54-57. 被引量:5
-
4王海.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探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1(3):21-23. 被引量:1
-
5亓智斌.从新酬视角看高校人员的激励机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0-11.
-
6陈彦清.高校人员激励机制的财务视角[J].经济师,2006(9):122-122. 被引量:3
-
7张弛.高校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2):39-40.
-
8周延.高校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86-187. 被引量:5
-
9郭亮.激励理论在我国地方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的运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3):74-76. 被引量:5
-
10郑帅.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建设研究[J].商,2013(11Z):50-50.
-
1刘运志.工资政策如何适应市场需要[J].人力资源,2002(11).
-
2金焕民,王荣耀.市场开发期的工资政策[J].销售与市场,1998(9):10-11.
-
3陈光.新加坡工资政策与运行[J].财贸研究,1993,4(1):78-78. 被引量:1
-
4梁嘉琳.论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J].经营管理者,2014(15):141-141.
-
5JamesHeckman.必须提高人力资本投资[J].财经,2004,0(2):50-51.
-
6何平,马小丽.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企业工资政策与措施[J].经济科学,1994(1):28-31. 被引量:2
-
7曾绳忠.职工第二职业问题浅析[J].企业经济,1991,10(5):15-18.
-
8孙宗印.调整工资政策 加速西部发展[J].广西财政,2001(5):11-12.
-
9张扬.杠杆需要平衡——工资政策如何适应经济体制转型[J].人力资源,2001(9):24-25.
-
10沈琴琴.慎选劳动力市场政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17(4):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