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泥页岩非构造裂缝浅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泥页岩裂缝油气藏中,作为油气储集空间的泥页岩非构造裂缝为油气生产做出很大贡献。结合前人研究,本文归纳总结出有关泥页岩非构造裂缝的特征、类型及形成机理。
作者
吴娟娟
陈威
机构地区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内江科技》
2012年第5期139-139,共1页
关键词
泥页岩
非构造裂缝
特征
类型
形成机理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28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成玮,周瑶琪,闫华.
黄河三角洲现代泥质沉积物非构造裂缝空间展布研究[J]
.沉积学报,2011,29(2):363-373.
被引量:6
2
赵振宇,周瑶琪,马晓鸣.
泥岩非构造裂缝与现代水下收缩裂缝相似性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3):6-11.
被引量:22
3
郭璇,钟建华,徐小林,马在平.
非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2):6-11.
被引量:46
4
丁文龙,许长春,久凯,李超,曾维特,吴礼明.
泥页岩裂缝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11,26(2):135-144.
被引量:153
5
丁文龙,张博闻,李泰明.
古龙凹陷泥岩非构造裂缝的形成[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1):50-54.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119
1
姜照勇,孟江,祁寒冰,张廷山,王顺玉,陈军华.
泥岩裂缝油气藏形成条件与预测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8):94-96.
被引量:14
2
金燕,张旭.
测井裂缝参数估算与储层裂缝评价方法研究[J]
.天然气工业,2002,22(z1):64-67.
被引量:27
3
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
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J]
.天然气工业,2004,24(7):15-18.
被引量:1229
4
李志勇,曾佐勋,罗文强.
褶皱构造的曲率分析及其裂缝估算——以江汉盆地王场褶皱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34(4):517-521.
被引量:26
5
智凤琴,李琦,樊德华,张翠梅.
沾化凹陷泥岩裂缝油气藏油气运移聚集研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5):27-29.
被引量:14
6
李时涛,王宣龙,项建新.
泥岩裂缝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04,11(6):12-15.
被引量:6
7
张光亚,陈全茂,刘来民.
南阳凹陷泥岩裂缝油气藏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探讨[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3,20(1):18-26.
被引量:18
8
郝石生,柳广弟,黄志龙,高耀斌.
油气初次运移的模拟模型[J]
.石油学报,1994,15(2):21-31.
被引量:34
9
唐湘蓉,李晶.
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
.特种油气藏,2005,12(2):25-28.
被引量:36
10
黄龙威.
东濮凹陷文留中央地垒带泥岩裂缝性油气藏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3):289-292.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228
1
SHI Zhensheng,DONG Dazhong,WANG Hongyan,SUN Shasha,WU Jin.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mechanisms of gas-bearing shales with different laminae and laminae combinations: A case study of Member 1 of the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shale in Sichuan Basin, SW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20,47(4):888-900.
2
LIU Weibin,ZHOU Xingui,XU Xingyou,ZHANG Shiqi.
Formation of inter-salt overpressure fractures and their significances to shale oil and gas: A case study of the third member of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in Dongpu sag, Bohai Bay Basin[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20,47(3):560-571.
被引量:1
3
刘旭征,张金功,王永诗,郝雪峰.
盆地演化过程中裂缝的形成机制及类型初步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S1):28-32.
被引量:6
4
睢腾江.
构造裂缝研究综述[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3):135-139.
5
王磊,曹莹,曹立虎,姜宝益,王希刚,程清艳.
页岩气藏开发可行性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J]
.中国矿业,2013,22(S1):60-62.
被引量:1
6
金晓凡,曾靖珂.
四川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41(Z1):119-122.
7
邓荣敬,徐备,漆家福,肖敦清,韦阿娟,王东林,李建英.
北塘凹陷塘沽—新村地区古近系异常高压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6):46-51.
被引量:8
8
卓勤功,银燕,向立宏,程英.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含油性定量预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1):51-54.
被引量:20
9
周晓峰,赵应成,王崇孝,杜文博.
青西油田裂缝性油藏研究[J]
.新疆地质,2006,24(1):40-44.
被引量:13
10
邓荣敬,徐备,漆家福,张连雪,王东林,杨桦,李建英,张友.
北塘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沉积特征及储层的影响因素[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6,25(3):230-236.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46
1
郝以岭,周明顺,高敏,朱亚洁.
华北采育地区砾岩储层测井解释技术探讨[J]
.中国石油勘探,2005,10(2):41-47.
被引量:1
2
梁利喜,许强,刘向君.
灰色理论在裂缝性储层测井识别中的应用[J]
.特种油气藏,2006,13(2):16-18.
被引量:10
3
谭辉红,付晨东.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在大庆东部油田的应用[J]
.测井技术,2006,30(4):347-349.
被引量:6
4
申辉林,高松洋.
基于BP神经网络进行裂缝识别研究[J]
.新疆石油天然气,2006,2(4):39-42.
被引量:14
5
毕林锐.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最新若干进展[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4(4):369-374.
被引量:19
6
高伟,王允诚,徐静,伍国勇,冯雪龙.
小波分析在测井裂缝识别中的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51-53.
被引量:13
7
Michael D. Burnaman Stephen Smith Wenwu Xia.
Shale Gas Well Completions and Maximizing Gas Recoveries[J]
.中国石油勘探,2009,14(3):65-86.
被引量:8
8
邓虎成,周文.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延长组及延安组裂缝控制因素分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14):116-119.
被引量:5
9
丁文龙,许长春,久凯,李超,曾维特,吴礼明.
泥页岩裂缝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11,26(2):135-144.
被引量:153
10
齐宝权,杨小兵,张树东,曹蓁.
应用测井资料评价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储层[J]
.天然气工业,2011,31(4):44-47.
被引量:54
引证文献
2
1
李涛,李松臣,屈晓荣.
页岩裂缝测井识别方法与评价技术综述[J]
.中外能源,2016,21(10):48-57.
被引量:3
2
周绍凯,张磊,高潮.
直罗油田延长组长2储层及裂缝特征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34(4):202-20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涛.
测井新技术在页岩储层中的评价与应用[J]
.石化技术,2020,27(3):81-81.
被引量:1
2
张虎,李强,唐启银,童金环,孟述.
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方法技术研究综述[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1(3):76-77.
被引量:1
3
李强,唐启银,张虎,孟述,童金环.
致密储层天然裂缝识别及预测研究综述[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1(3):104-105.
1
王嘉,周远志.
影响储层裂缝发育的因素分析[J]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11):102-104.
被引量:4
2
陈运东.
某地裂缝特征成因及防治措施[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1):118-119.
被引量:2
3
李理,戴俊生,谢传礼.
埕岛地区中、古生界裂缝与油气的关系[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21(3):264-266.
被引量:6
4
郭璇,钟建华,徐小林,马在平.
非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2):6-11.
被引量:46
5
胡佳乐,康志宏,袁璐璐,陈常红,杨耀东.
塔河油田岩溶特征及成因分析[J]
.煤炭技术,2015,34(6):131-133.
被引量:1
6
艾合买提江.阿不都热和曼,钟建华,李阳,钟富平,高玉飞.
碳酸盐岩裂缝与岩溶作用研究[J]
.地质论评,2008,54(4):485-493.
被引量:44
7
曾联波,肖淑蓉.
低渗透储集层中的泥岩裂缝储集体[J]
.石油实验地质,1999,21(3):266-269.
被引量:52
8
秦启荣,刘胜,苏培东.
塔中Ⅰ号断裂带O_(2+3)灰岩储层裂缝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23(2):183-185.
被引量:18
9
周新桂,张林炎,范昆.
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及进展[J]
.地质论评,2006,52(6):777-782.
被引量:63
10
袁静,李春堂,杨学君,路智勇,樊海琳,张艳增.
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段砂砾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7(5):1649-1659.
被引量:15
内江科技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