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基层中药杂志》
2000年第2期49-50,共2页
Primary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参考文献12
1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国药典[M].北京,广州:化学工业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附录76.
2 张玲,于宗渊,徐新刚,李岽,张会红.丹参水醇法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成药,1995,17(5):1-3. 被引量:33
3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中药炮制经验集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94.
4 刘重芳,张钰泉,戴居云,陶建生,朱艳.丹参不同提取工艺比较[J] .中成药,1999,21(8):385-388. 被引量:78
5 陆拯.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
6 倪学武 袁俊贤 许培坚.上海市效崇明引种丹参的质量评价[J].中药通报,1988,(6):11-11.
7 竺叶青.丹参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J].中成药研究,1984,(12):11-11.
8 芮和恺.从中药中开发新药的途径和注意点(Ⅱ)[J] .中药材,1994,17(1):37-38. 被引量:1
9 周用相 高逢喜 等.丹参的炮制研究[J].中药通报,1984,(5):18-18.
10 韩桂茹 朱梅 马爱民 等.丹参加工切片前后水溶性成分的考查[J].中药通报,1985,(11):18-18.
二级参考文献11
1 樊志顺.明胶除鞣法对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5(3):41-41. 被引量:1
2 温天明,秦胜利,马培,刘泓,张继增.丹参注射液质量标准的研究[J] .中成药,1984(6):11-12. 被引量:5
3 药典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1995.501,287.
4 周健.-[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2):29-29.
5 江文德.-[J].药学通报,1981,10(5):59-59.
6 赵敏敏.-[J].中成药研究,1985,(8):11-11.
7 杨毓麟.-[J].江苏医药,1983,9(1):42-42.
8 高玉桂.-[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5):300-300.
9 范姝姿,赵仁泰.丹参注射液研究进展[J]中成药,1988(10).
10 任日君,陈骏骐,吕方军,徐花岭,李尚荣,申效国,王平.胶醇法制备丹参注射液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研究,1987(02).
共引文献132
1 冯译影,吴小丽,麦海燕.HPLC法测定痛经康口服液中原儿茶醛的含量[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5):71-72.
2 张荣泉,王德仁,张蓉.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J] .中药材,2001,24(11):818-819. 被引量:20
3 王海波,李忠保,李振国.山药炮制历史沿革的研究[J] .中医研究,2008,21(6):22-25. 被引量:4
4 吴雪峰,陈宝龙,冯坤,谢文.坚骨颗粒中丹参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8):23-24.
5 李正翔,杨静,李彬,任荣.通脉丸质量标准的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4,21(4):297-300. 被引量:2
6 周侠,胡谨,王宾.丹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03,10(6):4-5. 被引量:6
7 黄荣清,孙晓东,李艳玲,王弘.水蛭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5):387-389. 被引量:17
8 王小平,白吉庆,张恩户,郭惠玲.丹参元胡醇提工艺条件的优选[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6):67-68. 被引量:1
9 杨西晓.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组织修复作用研究概况[J] .中医药学报,2004,32(3):73-74. 被引量:11
10 杨林,钟志成.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丹参素的工艺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2004,19(6):446-44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31
1 梁倩,王俊儒,梁宗锁.丹参花挥发油GC指纹图谱的建立[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4):152-155. 被引量:15
2 高允生,姜隆梅,刘延平,齐永秀,李珂,辛晓明,朱玉云.白花丹参茎叶水提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115-117. 被引量:26
3 王道平,周欣,梁光义,阮靖华,张中林.不同产地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1):70-72. 被引量:15
4 倪学斌,苏静.丹参地上部分有效成分的初步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6):336-338. 被引量:32
5 典灵辉,龚先玲,张立坚,蔡春.丹参挥发油成分的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34-35. 被引量:15
6 钟露苗,赵胜利.178例香丹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2006,3(6):353-355. 被引量:9
7 张跃珍,林军.超滤技术在中药液体制剂中的应用[J] .中国药房,2007,18(9):704-706. 被引量:12
8 夏瑶宾,刘秀平,刘丽群,乌梅.丹参素的药理和化学研究概况[J] .内蒙古中医药,1997,16(2):38-39. 被引量:4
9 江文德 陈玉华 等.丹参素及另两种水溶性丹参成分抗心肌缺血和对冠状动脉作用的研究[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2,9(1):13-19.
10 Hudaib M, Bellardi MG, Rubies - Autonell C, et al. Chromatographic ( GC - MS, HPLC ) and virological evaluations of Salvia selarea infected by BBWV - I. Farmaco,2001,56 ( 3 ) :219.
引证文献3
1 张彦文,冯淑华.丹参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4):522-524. 被引量:10
2 冀海伟,赵莹,王健美.气质联用法分析丹参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J] .药物分析杂志,2010,30(2):240-243. 被引量:7
3 王正宽,曹光环,曹苗苗,王振中,萧伟.香丹注射液超滤工艺的优化研究[J] .中草药,2013,44(21):2988-2991.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28
1 童元峰,程永浩,郭晓赟,吴松.用NaBH_4还原3-(3,4-二苄氧基苯基)-2-羟基丙烯酸甲酯[J] .合成化学,2007,15(1):102-104. 被引量:3
2 童元峰,郭晓赟,程永浩,吴松.dl-丹参素的合成[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7,17(2):92-94. 被引量:15
3 李小玲,单玉庆,张群正,叶大炳,郑晓晖.丹参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J] .中国药业,2008,17(10):17-19. 被引量:6
4 梁雪丹,范田园,郑颖.以丹参素为指标成分的丹参制剂及其药动学研究概述[J]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1):1838-1842. 被引量:6
5 张群正,董岩,南叶飞,蔡雪刁,郑晓晖.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异丙酯/冰片酯合成研究[J] .有机化学,2009,29(9):1466-1469. 被引量:14
6 许本洪,崔庆彬,朱华,赵增超,单璐琛.新型丹参素衍生物的合成与初步活性研究[J] .中南药学,2013,11(5):338-341. 被引量:3
7 李荣杰,赵岩,蒋洪,杨慧.丹参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 .中南药学,2013,11(5):349-353. 被引量:2
8 李碧云,龚琼,张雄飞,田先地,蔡延渠,朱盛山.中药口服液澄明度问题分析[J] .中成药,2014,36(11):2384-2387. 被引量:6
9 李俊鹏,杨涵,陈家林,周利民,崔浩,陈立桥.丹参素及其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6):62-68. 被引量:1
10 丁杰,余泽民,丁克毅.丹参素的合成工艺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1):50-53. 被引量:2
1 王文凯,傅树文.丹参炮制品化学成分比较分析[J] .中药材,1996,19(3):131-134. 被引量:6
2 石勇强,王玉.丹参酒制方法与其水溶性有效成分含量的关系[J] .黑龙江医药,2010,23(5):706-708. 被引量:5
3 袁媛,韦晓晖,杨俊毅,张利,蒋学华.丹七制剂提取工艺的优化实验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2002,17(1):10-12. 被引量:7
4 许腊英,毛维伦,黎莉.酒制丹参水溶性总酚的含量测定[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1):34-35. 被引量:12
5 王文祥,周巧霞,蒋木岗,顾振纶.比色法测定丹参及提取物水溶性总酚的改进[J] .中草药,2001,32(8):711-712. 被引量:31
6 王文凯,胡美琴.丹参酒制工艺研究[J] .中成药,1997,19(9):18-19.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