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三角”内部极化效应下川东北经济区发展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区域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可分为内部极化效应和外部极化效应两个层次。川东北经济区作为"西三角"经济圈内部的次级经济区域同时受到来自成都、西安、重庆等三大都市群的极化,使得川东北地区高级生产要素不断外流。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现阶段"西三角"经济圈的内部极化作用仍占优势。在此基础上,从"西三角"经济圈内部极化效应视角下对川东北经济区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作者
何海林
武惊涛
孙祥龙
王娜
毛鑫
李国伟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
出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第12期12-15,共4页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关键词
西三角
川东北
极化效应
SWOT
经济发展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王崇举,吴华安,张宏丽.
基于区域合作视角的西三角经济圈规划构想[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55-62.
被引量:3
2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兰富钧.
四川川东北地区发展思路及战略探析[J]
.特区经济,2006(6):245-24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黄玖辉.
四川省粮食区域优化发展模式研究[J]
.粮食问题研究,2005(1):41-44.
被引量:1
2
张敏,顾朝林,陈璐,张成,汪淳,张晓明.
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空间建构[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787-792.
被引量:25
3
http://www.dazhou.gov.cn.
4
薛波,王芳.2000-2001年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EB/OL].中经四川网.
5
城市及区域核心竞争力体系的建立[EB/OL].智识学术网.
6
川东北天然气利用前景广阔[EB/OL].中国石化新闻网,2005-8-22.
7
阆中牵头构建川东北旅游环线[EB/OL].四川新闻网,2005-8-31.
8
王晓洪.用增长极理论定位乌昌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R].乌昌经济一体化论坛入选论文,2005.
9
杨春健,余树远.四川省现代物流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EB/OL].中经四川网.
10
重庆照耀川东北重庆大经济区正在形成[N].重庆晚报,2003-09-15.
共引文献
4
1
余波,张斌,邓茂林,刘斌.
川东北社区生态旅游发展探讨[J]
.四川林勘设计,2007(4):35-40.
2
余波,张斌,邓茂林,刘斌.
川东北社区生态旅游发展探讨[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2):130-134.
3
肖亮.
攀西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评价与合作模式研究[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31(6):5-9.
被引量:1
4
任健华.
西三角经济区城镇化问题浅析[J]
.经营管理者,2016(10).
同被引文献
18
1
方行明,鲁玉秀,魏静.
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城市贸易开放度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视角[J]
.国际经贸探索,2020,0(2):39-55.
被引量:61
2
张琦,魏媛媛,刘科星.
从城市经济总量比较看西部城市的差距——以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J]
.社会科学研究,2005(4):45-50.
被引量:3
3
李静,孟令杰,吴福象.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J]
.世界经济,2006,29(1):12-22.
被引量:90
4
黄信灶,朱玉福.
西部欠发达地区被“双重极化”问题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08(6):97-100.
被引量:3
5
王发曾,吕金嵘.
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J]
.地理研究,2011,30(1):49-60.
被引量:126
6
蔡翼飞,张车伟.
地区差距的新视角: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2(5):31-43.
被引量:57
7
高帆.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因素分解:趋势及解释[J]
.经济科学,2012(3):5-17.
被引量:21
8
杨锦英,郑欢,方行明.
中国东西部发展差异的理论分析与经验验证[J]
.经济学动态,2012(8):63-69.
被引量:23
9
周明,黄慧.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1990~2009[J]
.统计与决策,2012,28(16):122-125.
被引量:6
10
蔡昉,都阳.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
.经济研究,2000,35(10):30-37.
被引量:969
引证文献
1
1
方行明,曾小玲,倪鹏飞,王璐.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困局及突破——基于城市之间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21(7):20-4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廖凤霞.
对成渝经济区现状分析及一体化的建议探索[J]
.全国流通经济,2023(16):153-156.
2
黄伟新,林浩添,陆道芬.
西部地区物流枢纽城市建设与上市公司价值变动——来自36个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的证据[J]
.生产力研究,2023(11):82-90.
3
陈美娟.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机制分析——基于2011~2021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电子商务评论,2024,13(2):3772-3783.
1
江世银,李明良.
川东北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分析[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22(3):57-61.
被引量:2
2
赵娓,李丽君.
提升滨海新区极化作用的思考[J]
.中国轻工教育,2008,11(4):11-14.
3
杨明.
比较优势战略、外国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17-20.
4
翟峰.
让川东北广元“三大亮点”更“靓”[J]
.四川省情,2014(5):49-49.
5
何海军,杜丽菲,郭小兰,高士超.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J]
.北方经济,2008(14):57-59.
被引量:9
6
宋先钧,文荣森,邱亚明,胡绍平.
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之反思[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4):61-65.
被引量:1
7
黄炳康.
川东北区的经济特征[J]
.国土经济,1999(6):17-18.
被引量:1
8
兰富钧.
四川川东北地区发展思路及战略探析[J]
.特区经济,2006(6):245-246.
被引量:3
9
李博.
吉林省区域经济布局的特征[J]
.吉林农业,2005(5):6-7.
10
黄新颖.
东营市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27-30.
被引量:2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