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虚拟名字及文学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名字本是指示符号,先秦诸子从现实生活中的命名原则出发,在作品中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虚拟名字来叙事、说理,显示了时代的共性,同时在命名原则与呈现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色,进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学效应,对后代以名字展现人物性格、命运等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者
赵奉蓉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6-168,共3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学视野下的〈逸周书〉研究》(10YJC751129)
关键词
战国诸子
虚拟名字
形态
效应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
2
刘盼遂:《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472页.
3
陆德明.1985,《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
4
释德清:《庄子内篇注》,香港佛经流通处,1997年,第299页.
共引文献
33
1
孙熙国.
论老子对“道”的三重规定及其哲学启示[J]
.哲学研究,2001(10):35-42.
被引量:8
2
王怀中.
《经典释文》陆氏反切唇音声母考[J]
.中国语文,2006(5):433-440.
被引量:3
3
马伯乐(著),胡锐(译).
道教[J]
.宗教学研究,2007(1):1-5.
4
王焱.
游世的庄子——兼论庄子为何反对避世与入世[J]
.中国哲学史,2007(3):55-62.
被引量:9
5
郑继猛.
《改德士颂》发微[J]
.人文杂志,2008(1):139-141.
6
罗书华.
先秦言意论的三个核心问题[J]
.文艺理论研究,2008(2):106-110.
被引量:4
7
黄仁瑄.
高丽藏本慧苑音义引《说文》的异文问题[J]
.语言研究,2008,28(3):122-126.
被引量:4
8
李青唐.
周邦彦人品词品再认识[J]
.学术界,2009(2):169-174.
9
宋钢.
元覆宋本《论语集解》之误写与误刻[J]
.南京社会科学,2009(4):107-111.
10
陈赟.
逍遥境界的政治向度--《庄子·逍遥游》“知效一官”章的文本学释读[J]
.学海,2009(2):123-130.
被引量:4
1
艾娅.
莎士比亚《李尔王》的悲剧解析[J]
.俪人(教师),2015,0(14):183-183.
2
张立国.
写作方式与文学效应--读网络文学[J]
.当代小说,2002(8):47-48.
3
李小龙.
《西游记》小妖命名原则、体例与来源试探[J]
.中国文化研究,2016(1):133-141.
被引量:1
4
刘景莉.
《李尔王》中主人公的悲剧艺术分析[J]
.芒种(下半月),2013(7):126-127.
5
赵奉蓉.
战国诸子对《左传》的传播[J]
.兰州学刊,2008(2):171-173.
被引量:1
6
刘敏锐.
从战国诸子典籍看孔子形象的变异[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34(3):77-81.
被引量:1
7
吴秀明.
巨人的文学效应——论毛泽东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1):94-99.
8
黄德贤.
景因文显 文以景传——谈风景名胜中的文学效应[J]
.风景名胜,1997,0(1):17-17.
9
李莉莉.
从《黑王子》看元小说的创作模式与文学效应[J]
.学术交流,2010(1):181-183.
被引量:2
10
赵辉.
战国诸子的使命感与散文的勃兴[J]
.江汉论坛,1998(5):59-62.
中州学刊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