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再论盗窃与抢夺的界限——对公然盗窃论的质疑 被引量:2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区分,有旧界分说与新界分说之争。新界分说对旧界分说的批判有其合理性,但将抢夺罪界定为以对物暴力的手段夺取被害人紧密持有财物的观点,脱离了中国刑事立法的语境,忽略了盗窃罪与抢夺罪事实上罪质相当、不具有阶梯性的特点。维持刑法解释传统的延续性,应坚持旧界分说,但在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不一致时,应按照抽象事实认识错误处理。不论是紧密占有还是松懈占有,公然非法取得他人财物的,均应认定为抢夺罪。盗窃既遂后被发现进而追赶的,不属于公然盗窃行为;盗窃行为实施过程中转化为抢夺的,按犯意转化的原则处理。
作者 何显兵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40,共7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李伟.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分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2(6):68-69. 被引量:2
  • 2《扒窃入刑应当以携带凶器为前提》.
  • 32002年7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4尹琳.“论盗窃罪的秘密窃取”,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届硕士论文,第4页.
  • 5张现明、杨俊超、乔国占.“入室行窃被发现,不理哀求强拿钱何罪?”,《检察日报》2005年9月2日.
  • 6董玉庭.“盗窃罪与诈骗罪及抢夺罪界限再研究”,载法律咨询网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53.html,2011年11月25日.
  • 7张明楷.盗窃与抢夺的界限[J].法学家,2006(2):119-131. 被引量:168
  • 8刘柱彬.中国古代盗窃罪概念的演进及形态[J].法学评论,1993,11(6):48-53.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23

  • 1何秉松.刑法教科书(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 2[德]亚图·考夫曼.刘幸义等译.《法律哲学》[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15、14页.
  • 3何秉松.《刑法教科书》(下卷)[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670页.
  • 4[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8页.
  • 5[日]前田雅英.《刑法各论讲义》第3版[M].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年.第292页.
  • 6日本最高裁判所.1970年12月22日判决.日本《最高裁判所刑事判例集》第24卷第13号,第1882页.
  • 7日本东京高等裁判所.1976年5月27日判决.日本《东京高等裁判所刑事判决时报》第27卷第5号,第67页.
  • 8日本东京高等裁判所.1977年5月26日判决.日本《东京高等裁判所刑事判决时报》第28卷第5号,第52页.
  • 9林山田.《刑法各罪论》(上册),作者发行,1999年增订2版,第278页.
  • 10张丽卿.《窃盗与抢夺的界限》.蔡墩铭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504页.

共引文献178

同被引文献135

引证文献23

二级引证文献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