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历史叙事的重构与迷失——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部分参评作品为例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经过了五轮六次投票之后,决出五部获奖作品,人们顿时把目光集中在这五部获奖作品上,而没有人对参选的其他作品再加以审视,我觉得是很惋惜的。这届参选的176部作品(最早180部,后又有4部作品陆续退出),基本上代表了近四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水平,因此,从总体上找出其中具有共性的问题,
作者
郭宝亮
机构地区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22,共9页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参评作品
历史叙事
迷失
重构
获奖作品
小说创作
五部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陈晓明.
“历史化”与“去-历史化”——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多文本叙事策略[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2):1-9.
被引量:14
2
周志强.
重写“20世纪”——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历史叙事与文体形式[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2):53-60.
被引量:3
3
程光炜.
姿态写作的终结与无姿态写作的浮现 新世纪文学读记[J]
.文艺争鸣,2005(4):1-3.
被引量:16
4
瓦尔特·本雅明著:《历史哲学论纲》,《本雅明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407页.
5
巴赫金:《长篇小说话语》,白春仁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6
王春林.
超越了意识形态立场之后——评叶广芩长篇小说《青木川》[J]
.小说评论,2008(3):99-105.
被引量:3
7
韩霁虹:《叶广芩与青木川》,见叶广芩著《青木川》,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页.
8
孙德宇,孙惠芬.
女性作家的心灵家园——对话孙惠芬[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3):19-23.
被引量:4
9
艾伟.
《风和日丽》写作札记[J]
.当代作家评论,2010(2):24-2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李陀,阎连科.
《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J]
.南方文坛,2004(2):20-28.
被引量:63
2
叶广芩.
一言难尽《青木川》[J]
.长篇小说选刊,2007(3):4-4.
被引量:7
3
程文超.
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嬗变——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叙事50年[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6):38-43.
被引量:19
4
黄子平.
革命·性·长篇小说——以茅盾的创作为例[J]
.文艺理论研究,1996(3):40-49.
被引量:18
5
莫言.
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J]
.当代作家评论,2006(1):25-28.
被引量:136
6
张学昕.
新世纪长篇小说写作的“瓶颈”[J]
.文艺争鸣,2006(5):49-51.
被引量:1
7
邵燕君.
“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的叙事”?——近年长篇创作的“史诗化”追求及其困境[J]
.南方文坛,2006(6):32-38.
被引量:81
8
张光芒.
“伪民间”与反启蒙[J]
.文艺争鸣,2007(1):94-96.
被引量:12
9
易晖.
2006年长篇小说观察[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1):44-49.
被引量:3
10
雷达.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概观[J]
.小说评论,2007(1):4-9.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40
1
刘卫东.
新世纪批评话语中的“新世纪文学”——以《文艺争鸣》对“新世纪文学”的建构为例[J]
.小说评论,2006(1):51-54.
被引量:7
2
周维东.
“文学性”:理论的风险与具体的问题[J]
.当代文坛,2007(3):56-57.
3
罗义华.
“新世纪文学”:历史节点、异质特征及其他[J]
.当代文坛,2007(5):61-64.
被引量:2
4
吴卫华.
“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与理论焦虑[J]
.当代文坛,2008(1):51-53.
被引量:4
5
曹霞.
返回历史,重构历史——从《致一九七五》论林白的创作转向[J]
.理论与创作,2008(4):73-77.
被引量:1
6
杨四平.
喜剧氛围下的差异与生成——新世纪新诗理论批评纵横谈[J]
.艺术广角,2010(6):4-10.
7
季红真,王雅洁.
衰败文化中的家族、历史与自然——论叶广芩的小说创作[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24-30.
被引量:6
8
丛琳.
回望历史 见证人性——读艾伟的长篇小说《风和日丽》[J]
.文艺评论,2011(1):100-104.
被引量:1
9
张勐.
2000年:一个时间点的分野——兼论“革命历史叙事”在新世纪十年文学中的衍变[J]
.文艺争鸣,2011(4):46-48.
10
王金胜.
“五四”启蒙传统的回归与重构——“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之三)[J]
.社会科学论坛,2012(6):179-18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2
1
赖大仁.
文学评奖及其他[J]
.创作评谭,2009(2):23-25.
被引量:4
2
何言宏,汪政,谢有顺,郭春林,何言宏.
多元博弈的文学评奖——“新世纪文学反思录”之九[J]
.上海文学,2011(11):107-112.
被引量:6
3
毛克强.
世纪之初的现实主义旗帜——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述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3):61-67.
被引量:2
4
洪治纲.
无边的质疑──关于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二十二个设问和一个设想[J]
.当代作家评论,1999(5):107-123.
被引量:51
5
矛戈.
茅盾文学奖研究综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7):49-60.
被引量:5
6
范国英.
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评奖及评奖机制的形成[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1):54-57.
被引量:4
7
黄发有.
以文学的名义--过去三十年中国文学评奖的反思[J]
.社会科学,2009(3):161-170.
被引量:12
8
雷达.
我所知道的茅盾文学奖[J]
.小说评论,2009(3):52-57.
被引量:5
9
张冬梅.
喧嚣之后:反思文学评奖[J]
.文艺争鸣,2009(6):36-38.
被引量:3
10
范国英.
制度·文学制度·文学评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117-12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葛瑞应.
近十年茅盾文学奖研究回顾与反思[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20(4):64-70.
1
王衡.
浅析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的底层叙事策略[J]
.文艺评论,2008(3):24-30.
2
本刊综合.
最热竞争年 茅盾文学奖让人读出希望[J]
.人民文摘,2015,0(7):77-78.
3
陈世旭.
安详的心灵——郭文斌印象[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13(2):30-30.
4
颜妍.
文学共识从何而来[J]
.博览群书,2015,0(10):32-35.
5
第五届江苏省戏剧文学奖评选结果揭晓[J]
.剧影月报,2007(2):119-119.
6
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备选篇目诞生[J]
.江南,2014(4):180-194.
7
徐忠友.
王安忆:隔着文字触摸世界的人[J]
.中国政协,2015(10):48-50.
8
练建安.
帝国黄昏的一页历史风云——简评长篇小说《琉璃镇》[J]
.福建文学,2008(6):93-93.
9
张伟,赵剑华.
当下内蒙古诗歌创作扫瞄——两评委关于第十届索龙嘎奖诗歌参评作品的对话[J]
.阴山学刊,2014,27(4):55-61.
10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出[J]
.时事资料手册,2011(5):107-107.
小说评论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