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阳萎误辨误治案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列举了阳萎湿热下注证、肝郁筋纵证、命门火衰证、心肾不交证等案例,误辨误治,失而复得的教训和体会。
作者
陈超
机构地区
江苏省滨海县中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7-49,共3页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关键词
阳萎
误辨
误治
分类号
R256.560.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8
1
戴玉.
阳痿六经辨治[J]
.国医论坛,1993,8(4):31-33.
被引量:1
2
王知侠.
阳萎患者的血流变学研究及临床意义[J]
.陕西中医函授,1993(5):16-16.
被引量:6
3
徐福松,金之刚.
专家论治阳萎[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10):28-30.
被引量:4
4
李曰庆.
补肾助阳舒肝解郁是精神性阳痿的基本治则[J]
.湖北中医杂志,1994,16(4):8-9.
被引量:2
5
闫承序.
易医心理疗法治疗阳萎520例[J]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5):209-210.
被引量:3
6
郭腾,白峻峰.
辨治阳痿,贵在佐通[J]
.中医药研究,1995,11(6):7-8.
被引量:1
7
华良才,黄显勋.
阴痿辨治心得[J]
.中医杂志,1995,36(7):394-397.
被引量:5
8
王金柱,张苏斌.
点穴按摩头部及任督脉治疗阳萎机理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6):277-278.
被引量:2
9
江与良.
治阳痿宜慎用壮阳药[J]
.四川中医,1996,14(7):13-14.
被引量:3
10
傅蔓华,王玉升,王军,陈国华.
高效强力饮补肾壮阳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医研究,1996,9(5):14-1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应荐,徐福松.
滋阴法为主治疗肾虚型勃起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5):37-39.
被引量:12
2
秦国政.
现代中医论治阳痿用药宜忌和失败的教训——现代中医研治阳痿文献研究之七[J]
.光明中医,2000,15(2):43-45.
3
秦国政.
近50年中医研治阳痿述评(续完)——附866篇文献分析[J]
.中医文献杂志,2000,18(2):44-4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林慧彬,林建群,谷红霞,李岩,林建强.
菟丝子品种及其寄主植物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3):66-68.
被引量:11
2
应荐,徐福松.
勃起功能障碍的整体认识论[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4):103-105.
被引量:3
3
崔云.
勃起功能障碍的新认识与研究进展[J]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0):844-847.
被引量:3
4
丁波.
中医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4):270-271.
被引量:1
5
康丰成,谭荣斌,潘治平.
通络解痉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32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08,14(6):77-77.
被引量:2
6
金保方,李相如,周翔.
徐福松教授辨治阳痿经验[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5):292-295.
被引量:40
7
荀建宁,朱闽.
勃起功能障碍的中西医治疗近况[J]
.中国性科学,2009,18(3):27-30.
被引量:6
8
沈鹤军,景涛.
太极拳锻炼联合还少胶囊对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勃起功能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12,53(13):1129-1132.
被引量:7
9
毕焕洲,赵永厚.
阳痿中医诊治的循证医学研究[J]
.中国性科学,2013,22(1):47-51.
被引量:18
10
禹思明,林鸣.
二地鳖甲煎配合他达拉非治疗阴虚火旺型男性勃起功能障碍57例[J]
.陕西中医,2013,34(3):322-323.
被引量:6
1
李谱智.
阴虚误辨纠弊2则[J]
.新中医,1997,29(5):47-47.
被引量:1
2
章新亮.
3例咳嗽案白苔误辨分析[J]
.江西中医药,2007,38(3):56-56.
3
艾长生,许海萍.
临证误辨误治四则[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6):552-553.
4
王荫三.
痰证误辨救弊录[J]
.光明中医,1996,11(1):42-43.
5
王荫三.
痰证误辨弊录[J]
.新中医,1995,27(2):15-16.
被引量:1
6
胡晓峰.
中医症状定量化的重要性探识[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4):358-358.
被引量:1
7
程瑞专,胡良平,周诗国.
《中国骨伤》杂志论文中存在的统计学错误辨析(11)[J]
.中国骨伤,2008,21(12):953-956.
8
姜燕,马新平.
《针灸甲乙经》“搏”“”正误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3):165-166.
被引量:2
9
医学英文句型正误辨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20):3914-3914.
10
侯红霞.
临证误辨得失三则[J]
.山东中医杂志,2011,30(5):353-353.
中国医药学报
199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