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自然”的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论《宠儿》中的生态主义伦理思想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评论家通常认为,莫里森的作品意义在于重写非洲文化、表现族裔话语。笔者认为,《庞儿》这部作品亦是一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其上升到伦理道德高度的小说。本文拟将借助生态主义的研究方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庞儿》,阐释莫里森如何在美国白人文化生态环境话语下表现生态伦理批评的实践。
作者
马卫华
机构地区
江苏教育学院外语系
出处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99-101,共3页
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宠儿
荒野
生态主义伦理观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Barbara Christian.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Perspectives on Black Womn Writers [ M ]. New York : Peergamon, 1985.
2
Toni Morrison. Beloved [ M ]. New York: The Penguin Group, 1957.
3
Vera Norwood. Made from This Earth: American Women and Nature [ M ]. Chpel Hill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1999.
4
[德]舍勒.舍勒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5
隋红升.
欧内斯特·盖恩斯小说中黑人父性的缺失与回归[J]
.外国文学研究,2010,32(3):123-130.
被引量:6
6
焦小婷.
寻找精神的栖息地——托尼·莫里森小说女性人物精神生态困境阐释[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0-43.
被引量:17
7
Toni Morrison. Song of Solomon [ M ]. New York : Knopf, 1997.
8
姚鹤鸣.
论文学的人文精神与生态精神[J]
.中国文学研究,2006(4):13-1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王金礼.
超越与徘徊──试论尼采美学的悲剧精神[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2(1):119-122.
被引量:3
2
佘明.
论艾青早期诗歌的悲剧精神[J]
.怀化师专学报,1996,15(2):177-181.
被引量:4
3
Doyle, Mary Ellen. "A MELUS Interview : Ernest J. Gaines--' Other Things to Write About'. " MELUS 2 ( 1984) :59 - 81.
4
Doyle, Mary Ellen. Voices from the Quarters: The Fiction of Ernest J. Gaines.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P, 2002.
5
Gaines, Ernest J. The Autobiography of Miss Jane Pittman.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71.
6
Gaines, Ernest J. Bloodline.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8.
7
Gaines, Ernest J. In My Father's House.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8.
8
A Lesson Before Dying.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3.
9
Lowe, John, ed. Conversations with Ernest Gaines. Jackson: UP of Mississippi, 1995.
10
王家湘.《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共引文献
23
1
冯英.
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母亲形象[J]
.长城,2012(6):174-175.
2
房娟.
生态女权主义与托尼·莫里森的《宠儿》[J]
.长城,2010(12):150-151.
被引量:1
3
王丽波.
解读《秀拉》中的精神生态观[J]
.作家,2011(4):104-105.
被引量:1
4
王莉娜 ,苗福光 .
生态批评述评[J]
.山东外语教学,2004,25(4):53-56.
被引量:19
5
王晓春.
《最蓝的眼睛》:精神生态困境下的悲剧与解救[J]
.文学教育,2008(21):126-127.
被引量:7
6
孙莹.
危机与救赎——《宠儿》的生态女权主义视角解读[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2-105.
被引量:3
7
吴文权.
失衡的社会 扭曲的心灵——《最蓝的眼睛》之生态学解读[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6):39-42.
8
吴金莲.
试析莫里森小说人物的精神生态危机[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53-55.
被引量:2
9
曹曦颖.
《远离尘嚣》的精神生态解读[J]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8):16-20.
被引量:5
10
范登伟.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精神生态论[J]
.英语研究,2011,9(4):37-4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
1
龚玲.
美国黑人的苦难与抗争——论《宠儿》的悲剧性审美[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3):99-10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许向东.
美国经典名著《宠儿》再分析[J]
.芒种(下半月),2013(5):73-74.
1
武月明.
论福克纳的生态主义伦理观[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3):9-12.
被引量:4
2
马雨航.
《简·爱》中生态主义伦理观视角解读[J]
.学子(理论版),2016,0(18):13-13.
3
卢黎.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老人与海》的生态主题[J]
.文学界(理论版),2012(12):180-181.
4
毛昕雨.
浅析海明威作品中生态意识的悖论性[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0(12):74-75.
5
王冬梅.
从生态伦理视角解读《熊》中福克纳对工业文明和荒野对立的焦虑[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3):72-73.
被引量:1
6
吕品.
人与自然的美好构建——评析《大双心河》[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0(9):43-43.
7
孔施施,佘军.
小说《一千英亩》的空间解读[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6):58-61.
被引量:1
8
陈春生.
人与自然的和谐:《老人与海》的生态伦理读解[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3):45-50.
被引量:10
9
季水河,唐丽伟.
国内欧茨译介与研究述评[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3):114-116.
被引量:1
10
刘岩.
德里罗小说中后现代自然与“环境无意识”[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9):66-72.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