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杏采后生理及品质保持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杏采后呼吸作用、乙烯作用、活性氧代谢、果实软化和内含物浓度等5大生理代谢变化,总结目前杏果实品质保持调控主要技术的研究概况,并对当前杏品质保持调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探讨。
作者
符勇
郜海燕
周拥军
曹颖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725-729,共5页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科技援疆项目(2010C16005A)
关键词
杏
采后生理
品质保持
分类号
S662.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0
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473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33
1
赵晓梅,张谦,徐麟,刘路,何峰江,刘韬.
不同贮藏条件下赛买提杏采后生理与贮藏效果的相关性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09,46(5):1003-1007.
被引量:4
2
赵瑞平,白殿海.
香白杏贮藏试验初探[J]
.北方园艺,2008(6):217-218.
被引量:9
3
刘红锦,胡花丽,李鹏霞,梁丽松,王贵禧.
不同气体组合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09,25(4):885-889.
被引量:15
4
王伟,张有林.
鲜杏贮藏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246-2246.
被引量:15
5
史国安,郭香凤,张益民,王淑芳.
GA_3和乙烯利对杏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园艺学报,1997,24(1):87-88.
被引量:37
6
李嘉瑞,周燕飞.
低压条件下“拳杏”果实的乙烯代谢[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1(2):13-18.
被引量:7
7
汪洋,胡花丽,梁丽松,张瑞,李鹏霞,付占芳,王贵禧.
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果实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8,36(6):236-238.
被引量:14
8
刘新社,李静,潘自舒.
1-MCP对美国杏李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0(2):205-208.
被引量:9
9
赵锋,刘威生,刘宁,郁香荷,孙猛,张玉萍,周晏起.
我国杏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新进展[J]
.果树学报,2005,22(6):687-690.
被引量:28
10
王静,张辉,逄焕明,李景瑜,孙守文,郦道静.
热处理对库车小白杏贮藏品质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0,33(3):234-23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60
1
孙丽娜,刘孟臣,朱树华,周杰,王明林.
一氧化氮处理对冬枣贮藏期间乙醇代谢及相关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827-2834.
被引量:27
2
慈志娟,陈学森,张立杰,梁青,张春雨,刘晓丽.
杏果实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初报[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6):17-19.
被引量:17
3
王兰菊,陈刚,任凝辉,李静.
1-MCP延缓园艺产品衰老作用的研究进展[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3):34-39.
被引量:13
4
肖红梅,周光宏.
贮前热处理对番茄采后生理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4,25(8):184-187.
被引量:13
5
赵锋,张加延,杨久文,关海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李和杏生产简介[J]
.中国果树,2004(6):58-59.
被引量:1
6
陆承志.
新疆杏树优良品种介绍[J]
.山西果树,2004(6):26-27.
被引量:20
7
朱璇.
天然中草药果蔬防腐保鲜剂的研究进展[J]
.新疆农业科学,2004,41(F08):110-111.
被引量:42
8
乜兰春,孙建设,辛蓓,吕新琼.
苹果果实酶促褐变底物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J]
.园艺学报,2004,31(4):502-504.
被引量:60
9
田建保,籍小琴,Nicotra A,Moser L.
杏基因性状遗传规律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1993,21(4):26-30.
被引量:18
10
张华云,王善广,高习英,郭郢.
防腐保鲜剂在桃贮藏中的应用[J]
.保鲜与加工,2000(11):29-30.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473
1
童斌,杨薇红,钱树林.
vC对月季切花开花和衰老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87-91.
被引量:2
2
曹雪丹,吴万兴,张忠良,鲁周民.
北缘地区枇杷果实生长过程的生理变化[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4):34-37.
被引量:7
3
吴振宇,艾启俊,王燕,魏月琴,哈斯格根,张伟.
中草药提取物对链格孢菌抑制作用增效组合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3):36-38.
被引量:4
4
袁贵英,姬长新,焦镭,朱维军.
十五味中草药醇提液的抗真菌活性研究[J]
.北方园艺,2011(7):156-159.
被引量:8
5
刘占才,刘莹.
ACC、PG在南京红花瓣衰老中的作用初探[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7(4):78-80.
被引量:1
6
陈仕江,张明,金仕勇,刘从军,丑敏霞.
GA_3、6-BA对金钗石斛生长发育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3):7-11.
被引量:8
7
朱继英,王相友.
果实采后软化机理的研究进展[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3):96-99.
被引量:3
8
秦丹,谭兴和,林亲录.
葛根采后生理研究[J]
.保鲜与加工,2005,5(1):26-28.
被引量:5
9
吴彩娥,王文生,寇晓红.
果实成熟衰老与保护酶系统的关系[J]
.保鲜与加工,2000(11):5-8.
被引量:39
10
黄敏珍,唐善德,成金莲.
春大豆种子在贮藏期间的一些生理生化变化[J]
.中国油料,1993(2):32-3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7
1
曹建康,姜微波.
柠檬酸处理对鸭梨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技,2005,30(10):84-87.
被引量:33
2
李永才.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对鸭梨采后黑斑病和青霉病的控制研究[J]
.食品科技,2007,32(1):185-188.
被引量:12
3
孙芳娟,韩明玉,赵彩平,王小会.
采收成熟度对油桃贮藏品质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183-187.
被引量:40
4
王贵荣主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
张意静主编.食品分析技术[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6
PLOCHARSKI W.Firmness and pectin substance changes of strawber-ries stored under normal and controlled atmosphere conditions. Fruit Science Reports . 1982
7
韩海彪,张有林,沈效东,李永华,赵健.
采收成熟度对灵武长枣贮藏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08,29(3):265-266.
被引量:6
8
尚庆茂,张志刚.
亚精胺对黄瓜幼苗灰霉病的诱抗作用[J]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4):825-830.
被引量:17
9
韩冬梅,吴振先,李建光,潘学文,李荣,陈子健.
龙眼果实采收成熟度与耐贮性关系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9(4):12-16.
被引量:16
10
李丽梅,冯云霄,关军锋,及华,孙玉龙.
采收期对‘大久保’桃贮藏品质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2(6):33-3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马岳岳,李永才,胡培芳,毕阳.
采后多胺处理对杏果实黑斑病的控制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8,39(3):289-294.
被引量:8
2
杨婷婷,朱璇,向玉洁,舒臻.
采收成熟度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2015,31(7):277-282.
被引量:35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户邑,李世蓉.
重庆市小城镇的发展与思考[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22(2):103-106.
被引量:2
2
张朝坤,陈洪彬,康仕成.
采收成熟度对黄果西番莲常温贮藏品质和保鲜效果的影响[J]
.中国南方果树,2018,47(6):45-49.
被引量:27
3
崔建潮,彭增瑞,王文辉,贾晓辉,王志华,史世军.
采收期对‘新梨7号’梨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的影响[J]
.中国果树,2019(1):21-26.
被引量:12
4
张婷婷,李永才,毕阳,张彦东,胡培芳,王调兰,张苗.
采后褪黑素处理对杏果实成熟的影响[J]
.中国果树,2019(1):27-31.
被引量:9
5
吴芳,周江,朱尤可,刘腾飞,朱璇.
水杨酸和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赛买提杏冷藏后货架期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技,2016,41(3):52-57.
被引量:5
6
张文涛,李喜宏,潘艳芳,贾晓昱,刘霞,姜南,宋新飞.
红薯的高氧前处理对其浓缩汁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6,37(12):108-112.
被引量:1
7
张文涛,李喜宏,王威,刘佳,李敏,张姣姣.
树上干杏10℃高CO_2保鲜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16):189-192.
8
孔祥佳,周鹤,林河通,林艺芬,陈艺晖,王慧.
采收期对冷藏橄榄果实贮藏期间冷害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6,37(22):255-262.
被引量:16
9
冷传祝,王鹏翔,王威,李慧,李喜宏,张文涛,贾晓昱.
不同采收成熟度树上干杏的品质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38(11):1-4.
被引量:11
10
敬媛媛,杨婷婷,马玄,闫有明,朱璇.
不同成熟度杏果实采后细胞壁物质代谢规律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17,33(5):103-108.
被引量:12
1
李淑琴,张纪林,卢克成.
切花品质保持技术的若干新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1999,12(2):19-23.
被引量:11
2
徐兴川.
关于中华绒螯蟹品质保持问题的探讨[J]
.水产科技情报,1991,18(1):17-19.
被引量:19
3
孔德政,何松林,姚喜民,鲁琳,刘本彩.
化学物质对香石竹切花品质保持的研究[J]
.河南科学,1998,16(3):355-359.
被引量:1
4
吴冬梅,严菊敏,何会超,汪自强.
不同贮藏方式对菜用大豆外观和品质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12,31(1):155-158.
被引量:7
5
陈秋汝.
CPPU对西兰花品质的影响[J]
.现代园艺,2016,39(15):6-8.
被引量:1
6
薛会丽.
香菇的贮藏保鲜技术[J]
.中国食用菌,2007,26(3):51-51.
被引量:4
7
张辉,耿守东,王静.
热处理对采后甜瓜品质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08(2):20-22.
被引量:11
8
程科,李洁,赵思明,熊善柏.
西红柿的贮藏特性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6,22(3):28-31.
被引量:10
9
徐兴川.
关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品质保持问题的探讨[J]
.现代渔业信息,1991,6(4):15-17.
被引量:2
10
林少娟,聂呈荣,麦焯棉,杨宣华.
保鲜剂在榆黄菇保鲜中的应用研究[J]
.食用菌,2004,26(5):41-42.
被引量:3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