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互动与启迪:跨文化研究的求知动因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许多人看来,跨文化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发现不同文化文本之间的共性,其二是揭示不同文化文本之间的差异。前者得出的成果通常比较抽象,而后者往往指向文本在语言文化方面的独特之处。这两种结果都曾经被广泛用来证明一文化与他文化之间的优与劣。在反对殖民主义霸权和抵制全球化的特殊政治背景下,关于不同文化传统孰优孰劣的争论无可厚非。但如果从学理上讲,寻同求异的研究不可能就文本的认知或审美价值产生很多新的知识。为使跨文化研究更有成效,我们应该具有清晰的问题意识,把外国文本看做解决本土问题的潜在资源。例如,所谓的"异化消费"就是一个困扰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布迪厄的符号资本理论得出更为令人信服的解释。如果多一些从具体问题出发的文化互动,必定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知识上的启迪。
作者 丁尔苏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8-111,共4页 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Propp, V.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 M ].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4.
  • 2Campbell, J.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M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49.
  • 3Barnstone, T. et al. Trans. Laughing Lost in the Mountains: Poems of Wang Wei. Hanover: 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 1991.
  • 4Eagleton, T. After Theory[ M ]. London: Allen Lane, 2003.
  • 5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6Bourdieu, P. Practical Reason [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5.

共引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