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孔子教育目的思想与高校学生成功标准——基于高校辅导员教育工作的价值导向思辨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孔子教育目的思想提出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宏大志向,具有"天下为公"和"见利思义"人生价值取向,成为具有德才兼备并以仁德居于首位的志士与仁人。孔子的这一灿烂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处于深刻变化发展中的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具体到对于辅导员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价值导向的进一步明晰,对于学生成功的合理性标准的认知和把握,有着现实的借鉴性和指导性。
作者 戴路
机构地区 合肥学院管理系
出处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53-155,共3页 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 2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 3杨春梅.先秦儒家仁爱学说略论[J].齐鲁学刊,2000(5):42-46. 被引量:4
  • 4易杰雄.世界10大思想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 5蒋沛昌.论语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9.
  • 6中华思想宝库编写组.中华思想宝库[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181.
  • 7刘宝楠.论语正义[M].上海:上海书店,1986.62,294.

二级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19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