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新历史观的解读——以历史考证版为基础 被引量:1

Understanding the New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of Marx and Engels from MEGA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为基础,借助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提供的最新文本文献资料,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新历史观的形成过程中,理解这一新历史观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联性。这一方面有助于克服那种将唯物史观中的"物"理解为不包含人的因素的"物",而将人的因素排除在这一"物"的因素之外的机械的、教条式的解读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意识内容的具体分析,能够更加全面地解读马克思对于人们的社会存在与人们的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从认识论和存在论两个意义上来分析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的能动作用。 Understanding the new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from the text of Marx and Engels,further from the new document provided by the historical critical edition of Marx/Engels collection(MEGA2),meanwhile taking into consider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and from the producing procession of the new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understanding its basic concep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oncepts.On the one hand to criticize the mechanic and dogmatic points of view that is to understand the 'material'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something out of human being,and regard the factor of human being as some thing existed outside of this material,on the other hand try to understand Marx's way of treating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human being more completely by analyzing the concrete meaning of human consciousness,and to understand the activity function of human being in the procession of social history from the point of epistemology and social existence.
作者 魏小萍
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71,156,共5页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研究"(10JZD000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MARX/ENGELS GESAMTAUSGABE,BAND 5,MARX-ENGELS-VERLAG G.M.B.H.BERLIN,1932.
  • 2MARX-ENGELS JAHRBUCH 2003,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2004.
  • 3MARX-ENGELS JAHRBUCH 2003,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2004,第105、107页.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67页.
  • 5MARX-ENGELS JAHRBUCH 2003,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2004,第28-29页.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 7MARX-ENGELS JAHRBUCH 2003,Akademie Verlag GmbH,Berlin,2004,第115页.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86页.

同被引文献22

  • 1罗荣渠.略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与终极原因的内在联系[J].历史研究,1980(5):3-16. 被引量:5
  • 2庞卓恒.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动力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80(5):63-80. 被引量:5
  • 3蒋大椿.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J].历史研究,2001(4):3-21. 被引量:74
  • 4《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995年版第531、531、531、531、637、531-532、532、536、532、532-533页.
  • 5.《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 6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年10月11日).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 7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3页.
  • 8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年10月11日),《新青年》第6卷第5号.
  • 9《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年),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5~696页.
  • 10《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01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