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美证据开示之比较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证据开示是抗辩式诉讼的产物,控辩双方在对等条件下开示证据,防止证据突袭,实现平等武装。97年《刑事诉讼法》初步确立了证据开示,但证据开示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立足于中美之间证据开示的比较,借鉴美国证据开示的先进经验,对我国证据开示的方式、范围、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以适应刑事诉讼发展的需要。
作者
刘家磊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
出处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55-56,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关键词
控方
辩方
刑事证据
证据开示
分类号
D91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潘金贵.
论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价值基础——基于公正与效率的分析[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2):173-177.
被引量:6
2
江小明.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展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达州新论,2008,0(3):43-46.
被引量:1
3
蒋石平.
美国和日本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比较研究[J]
.政法学刊,2004,21(4):52-55.
被引量:3
4
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5
陈瑞华.
英美刑事证据展示制度之比较[J]
.政法论坛,1998,16(6):84-95.
被引量:56
6
朱昌波.
浅析证据展示制度及其在我国的立法完善[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0(4):78-8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覃卫,王会甫.
试行庭前证据展示制度的操作思考[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5):52-60.
被引量:12
2
陈瑞华.
英美刑事证据展示制度之比较[J]
.政法论坛,1998,16(6):84-95.
被引量:56
3
李宝岳.
论辩护律师在审判阶段的阅卷权[J]
.政法论坛,1998,16(3):80-82.
被引量:3
4
裴苍龄.
制定证据法典刻不容缓[J]
.法商研究,1999,17(5):3-4.
被引量:11
5
孙长永.
日本起诉状一本主义研究[J]
.中国法学,1994(1):103-108.
被引量:24
6
陈瑞华.程序正义论纲[A].陈光中.诉讼法论丛(第一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3.
7
David Sunman: Advancing Disclosure: can the rules for Advance Information in the Magistrate's court be improved? [M]. (E)Criminal Law Review, Vol, November, 1998.
8
Federal Criminal Trial, 700IMp. West publishing co. 1976,.
9
(苏)康·维·内戈伊察.控制论的当前问题[A].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10
(美)凯尔逊.什么是正义[A].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60
1
韩亮.
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提前相遇和证据开示[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17(5):115-122.
2
谭晓虎.
引进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之我见[J]
.宿州师专学报,2002,17(4):26-28.
3
何建国,唐子文,许婷.
在冲突与缺失中前行——论建立我国证据开示制度之背景障碍[J]
.魅力中国,2009,0(27):122-123.
4
李海清.
公诉工作如何应对新《律师法》[J]
.传承,2008(20):128-129.
5
王超.
论证据公开的司法标准[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1):64-68.
被引量:1
6
陈卫东,郝银钟.
我国公诉方式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J]
.法学研究,2000,22(4):101-115.
被引量:72
7
王超.
正义,看得见吗——以刑事诉讼为例[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14(3):5-9.
被引量:1
8
韩亮.
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探析[J]
.人民司法,2002(12):40-43.
9
蒋石平.
美国和日本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比较研究[J]
.政法学刊,2004,21(4):52-55.
被引量:3
10
黄志胜.
浅论我国证据展示制度的构建[J]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1):43-4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7
1
黄松有.
证据开示制度比较研究──兼评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的证据开示[J]
.政法论坛,2000,18(5):103-115.
被引量:45
2
陈瑞华.
英美刑事证据展示制度之比较[J]
.政法论坛,1998,16(6):84-95.
被引量:56
3
唐永禅,刘克强.
我国新刑事审判方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关于我国设立证据先悉程序的展望[J]
.法商研究,1998,16(3):48-53.
被引量:15
4
金永恒.
关于我国建立答辩失权制度的思考[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5):72-76.
被引量:6
5
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6
吉姆·佩特罗、南希·佩特罗:《冤案何以发生:导致冤假错案的八大司法迷信》,苑宁宁、陈效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7
Steve Weinberg﹠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Breaking the Rules:Who Suffers When a Prosecutor Is Cited for Misconduct?(2003),www.publicintegrity.org.
8
巴里·谢克、彼得·诺伊菲尔德、吉姆·德怀尔:《清白的罪犯》,黄维智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第194页.
9
Brady v.Maryland,373 U.S.87(1963).
10
United States v.Agurs,427 U.S.(1976).
引证文献
3
1
董坤.
检察官的不轨行为与错案防治研究——美国的考察及其借鉴[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47-155.
被引量:1
2
王艺.
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研究——以美国法为参照对象[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36-40.
被引量:1
3
刘轶.
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J]
.科教文汇,2019,0(17):105-106.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君宁.
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适用困境及对策建议[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1(35):155-157.
被引量:2
2
刘玲胜军.
认罪认罚案件的风险反制与证据开示[J]
.广西社会科学,2023(2):111-120.
1
于献龙.
检警关系的理想模式选择[J]
.人民检察,2010(22):54-56.
被引量:1
2
原立荣.
我国抗辩式刑事诉讼中的权力冲突[J]
.政法论坛,2008,26(2):150-154.
被引量:1
3
许建丽.
被追诉人会见权探究[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5(6):96-100.
被引量:1
4
郭譞.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比较法研究[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10):46-47.
5
李程.
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5):123-124.
6
刘亚宁,李欣红,徐伟东.
设立庭前准备程序相关问题探讨[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9):67-70.
被引量:4
7
李浩.
论举证时限与诉讼效率[J]
.法学家,2005(3):119-126.
被引量:10
8
靳晋芳.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以比较研究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3):44-45.
9
宋祥涛.
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具体构想[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6):63-63.
被引量:1
10
黄利红.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开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43-47.
被引量:2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