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年龄的野山参和园参中氨基酸含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系五加科植物的干燥根,是驰名中外的一味珍奇草药。由于野生的人参(野山参)资源越来越少,价格十分昂贵,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大量地进行人工栽培。人工栽培的人参称园参。关于园参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确认人参皂甙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除此还含有氨基酸、肽类、多糖、脂肪酸等化合物。然而园参和野山参化学成份有何差异至今国外尚无报道。我们受吉林卫生厅的委托,对长白山野山参中人参皂甙。
作者
卫永第
牢长春
吴广宣
王春荣
马兴元
徐景达
赵宗健
机构地区
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部
吉林大学分子生物学系
出处
《氨基酸杂志》
CAS
1989年第3期53-54,3,共3页
关键词
野山参
园参
氨基酸
分类号
S567.510.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41
1
孙三省,王雅君,刘宝玲,王利生,任国栋,任乔森.
山参的分类与鉴别研究(一)——谈野山参、移山参、“育山参”和“类山参”[J]
.人参研究,1997,9(3):7-10.
被引量:9
2
关铭元.
野山参的鉴别与经销的商榷[J]
.人参研究,1997,9(1):4-6.
被引量:4
3
崔振先,韩桂琴.
野山参的真伪鉴别[J]
.特产研究,1993,15(2):35-36.
被引量:8
4
卫永第,宋长春,吴广宣,王春荣,马兴元,徐景达.
野山参中碳、氢、氮元素的定量自动分析[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9,15(1):44-45.
被引量:3
5
卫永第,宋长春,吴广宣,王春荣,马兴元,徐景达,赵宗建.
野山参与园参、西洋参中氨基酸的对比分析[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9,15(3):251-252.
被引量:10
6
卫永第,吴广宣,王春荣,宋长春,马兴元,徐景达.
野山参和园参各部位微量元素的对比分析[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9,15(5):478-480.
被引量:6
7
陈军力.
野山人参及其传统鉴别方法[J]
.中成药,1994,16(5):46-47.
被引量:7
8
钟方丽,李平亚.
林下参总皂苷含量的分析[J]
.特产研究,2007,29(2):67-69.
被引量:11
9
王权,王刚.野山参的鉴别[J]中国中药杂志,1991(03).
10
于学明,张志新.山参的鉴别与分类[J]特产科学实验,1987(02).
引证文献
2
1
孙三省,张继,刘宝玲,任国栋,孙丛新,林光日.
论野山参和移山参的性状特征、变异与鉴别[J]
.人参研究,1999,11(3):17-26.
被引量:14
2
李林媛,屈玟珊,戴全宽,马鸿雁,方土福.
不同生境人参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进展[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8,34(6):803-807.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钟方丽,李平亚.
林下参研究进展[J]
.人参研究,2006,18(2):8-10.
被引量:22
2
秦海音,谭立平,栾京铭,严春光.
林下参GAP种植技术规程[J]
.中国林副特产,2007(6):35-38.
被引量:10
3
钟方丽,刘金平,卢丹,李平亚.
林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成药,2008,30(2):241-243.
被引量:18
4
刘晓坤,尤海涛,姚男,任跃英,张继拓,曾祥云.
不同年生林下参地上植株形态变异调查研究[J]
.人参研究,2008,20(2):2-6.
被引量:1
5
周志勋,窦德强,赵河新.
不同季节林下山参人参皂苷的动态累积变化及规律[J]
.人参研究,2010,22(2):12-18.
被引量:6
6
李海军,刘金平,卢丹,明磊,王鹏,李平亚.
林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1):38-40.
被引量:19
7
李海军,明磊,卢丹,刘金平,李平亚.
林下参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4):91-92.
被引量:10
8
王鹏,明磊,李海军,邱楠楠,李平亚.
林下参根及叶片中无机元素的分析[J]
.人参研究,2010,22(3):6-8.
被引量:4
9
郝乘仪,李妍.
林下参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1,32(2):105-108.
被引量:6
10
杜东娜,邹建伟,李树殿.
山参的现状及分类的几点看法[J]
.人参研究,2000,12(2):5-7.
1
喇文军.
蛋白质、蛋白酶以及短肽类的分离提纯技术及应用[J]
.食品工程,2008(1):15-18.
被引量:5
2
杜韧强,康尔艳,孙玉清.
林下种植野山参技术[J]
.新农业,2001(8):13-14.
3
魏本胜.
北岗镇——人参之乡的源头[J]
.人参研究,2009(3):46-48.
4
聂福,张美萍,孙春玉,蒋世翠,王义.
五加科植物细胞工程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10(7):206-209.
被引量:4
5
张中朋.
人参出口现状及分析——人参十年出口回顾[J]
.中国现代中药,2006,8(7):43-44.
被引量:6
6
尹春梅,杨世海,李成贵.
长白山五加科植物非皂甙成分的研究概况[J]
.人参研究,1993,5(1):1-6.
7
远安.
平补宜选西洋参[J]
.中国保健食品,2014(1):70-70.
8
林鹏,李银保.
山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15,42(23):118-119.
被引量:16
9
翟淮伟.
止血定痛之神——三七[J]
.中国保健食品,2006,19(3):80-80.
10
徐世义,曲寿河,邓宝金.
林下山参种植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13,16(2):34-37.
被引量:2
氨基酸杂志
198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