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叶嘌呤类生物碱利尿作用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茶叶嘌呤类生物碱利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中嘌呤碱确实有利尿作用,腹腔注射对小鼠无毒副作用,给药浓度6.0 g/mL药液,注射剂量0.25 mL/10 g体重条件下前2 h内药用效果较好,但其利尿效果却不如生理盐水对照处理。
作者
刘双好
董长颖
机构地区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1期278-278,280,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资助项目(2011第44号)
关键词
茶叶
嘌呤类生物碱
利尿作用
分类号
O652.6 [理学—分析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1
陈济琛,郑永标,林新坚,林戎斌,蔡海松.
茯苓发酵茶利尿作用初探[J]
.食用菌学报,2003,10(1):57-58.
被引量:2
2
蔡华芳,寿燕,汪菁菁,李林.
肾茶的药理作用初探[J]
.中药材,1997,20(1):38-40.
被引量:24
3
王小伙,郭金,王军文.
桑茶的营养、药理初探[J]
.蚕桑茶叶通讯,2000(3):32-34.
被引量:17
4
钱海兵,王祥培.
油茶叶水提物抗凝血及抗血栓形成作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36-11137.
被引量:10
5
胡松.
茶的药理功能纵横谈[J]
.茶叶,1994,20(3):44-45.
被引量:2
6
马应丹,陈悦娇.
TLC-UV法测定银杏叶中槲皮素的含量[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3(3):43-45.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张晓琦,陈颖怡.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槲皮素的含量[J]
.色谱,1994,12(4):302-303.
被引量:36
2
谢大年,郭兆贵.
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色谱,1994,12(5):384-385.
被引量:51
3
吴丽明,张敏.
土茯苓中落新妇甙的利尿和镇痛作用[J]
.中药材,1995,18(12):627-630.
被引量:83
4
刘松青,唐先哲,马文秀,孔艳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制品中总黄酮[J]
.中草药,1995,26(9):461-462.
被引量:25
5
梁雨祥.
试谈我国油茶和优质山茶油的产业化开发[J]
.宏观经济研究,2006(1):25-27.
被引量:55
6
周薇,吴雪辉.
油茶综合利用开发前景[J]
.中国农村科技,2006(10):21-23.
被引量:40
7
朱必凤,彭凌,罗莉菲.
油茶肉质果、肉质叶提取液的保健功效[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26(1):46-50.
被引量:17
8
钟纪育,邬宗实.肾茶的化学成分[J]云南植物研究,1984(03).
9
中山大学生物系生化微生物学教研室.生化技术导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0
李姣娟,龚建良,周尽花,陈丛瑾,李水芳.
油茶叶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2):93-96.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60
1
杨友志,刘想,谭传波.
油茶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9):144-146.
被引量:4
2
林戎斌,陈济琛,郑永标,蔡海松,林新坚.
三种药用菌发酵茶的最适茶培养基[J]
.食用菌学报,2004,11(3):38-42.
被引量:8
3
马应丹,陈悦娇,张润梅.
茶叶植物中儿茶素和嘌呤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3):35-41.
被引量:2
4
上官小东,郎惠云.
H_2O_2-Luminol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银杏黄酮[J]
.分析试验室,2004,23(11):10-13.
被引量:10
5
上官小东,王党社.
AlCl_3-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黄酮的含量[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4):273-275.
被引量:7
6
刘咏.
桑叶多糖的提取及纯化实验研究[J]
.食品科技,2005,30(1):16-18.
被引量:15
7
上官小东,郎惠云,马亚军.
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银杏黄酮[J]
.分析试验室,2004,23(12):48-50.
被引量:4
8
刘咏,行春丽,成战胜,陈辉.
从桑叶中提取多酚、黄酮和多糖的优化试验[J]
.林产化工通讯,2005,39(1):10-13.
被引量:32
9
上官小东,王福生,郎惠云.
ClO^--鲁米诺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银杏黄酮[J]
.分析试验室,2005,24(3):23-26.
被引量:2
10
白松,林向阳,阮榕生,郑丹丹,刘玉环,何承云.
γ—氨基丁酸的分布和制备[J]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2):202-205.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21
1
黄建琴,王文杰,丁勇,袁自春,王烨军,胡善国,叶靖.
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2005,27(2):18-19.
被引量:41
2
陈玉霞,郭长江.
茶多酚降血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2(4):47-49.
被引量:31
3
刘本英,王平盛.
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技,2006,29(2):28-30.
被引量:16
4
Pradip kr Mahanta,Sabitri Baruah,黄孝原.
萎凋与红茶香气特性的关系[J]
.广东茶业,1990(2):43-47.
被引量:3
5
朱冬云,施瑞城,吴成,张安振,黄宏飞.
基于远红外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J]
.热带农业科学,2010,30(3):44-47.
被引量:6
6
范红艳,王艳春,顾饶胜,任旷.
茶多酚抗衰老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5):893-895.
被引量:22
7
P.O.Owuor,刘用敏.
物理萎凋程度对红茶化学成分的影响[J]
.茶叶科学技术,1990,0(2):45-47.
被引量:3
8
鲍祖尚,刘刚.
远红外电热地板采暧系统的设计[J]
.硅谷,2011,4(23):71-72.
被引量:3
9
炭纤维远红外发热技术将成地暖发展必然趋势[J]
.炭素技术,2011,30(6):28-28.
被引量:1
10
范仕胜,晋秀,杨清,刘东娜,杜晓.
人工光照萎凋对茶叶主要品质成分与酶活性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152-1155.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1
1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J]
.茶叶学报,2016,57(4):200-204.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蒋长剑,李朝昌,刘初生,张凌云,吴潜华,李姝毅.
桂林宛田茶树群体种红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J]
.农家之友,2021(2):63-64.
2
苏威,王伟伟,江和源,施莉婷,陈琳,付静,崔宏春.
红茶萎凋对歧化和苯骈化反应的作用及机制[J]
.食品科技,2019,44(7):82-87.
被引量:2
3
薛金金,尹鹏,张建勇,王伟伟,陈琳,苏威,郭桂义,江和源.
工夫红茶品质化学成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18):219-224.
被引量:20
4
黄磊,夏小欢,付杰.
不同萎凋程度对绍兴红茶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8):177-179.
被引量:7
5
周性枝,笪霞,戴军舰.
远红外和振荡萎凋对中小叶种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J]
.现代园艺,2020,43(21):64-66.
被引量:1
6
赵飞,李园莉,杨亦扬,李荣林,杨建华,马圣洲.
远红外辐射对萎凋叶氧化酶活性及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7):119-125.
被引量:5
7
黄维,胡秀,廖金梅,陈玉春,刘少群,孙彬妹,郑鹏.
加工工艺对工夫红茶品质特点影响的研究进展[J]
.茶业通报,2021,43(1):32-36.
被引量:8
8
丁其欢,武珊珊,熊昌云,任海涛,尚宇梅,王玮,吕才有.
工夫红茶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2021,41(4):110-116.
被引量:6
9
林燕萍,张渤,张见明,陈荣冰,黄毅彪.
不同萎凋方式对武夷红茶“金骏眉”品质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9):78-85.
被引量:6
10
倪帆呈,张鼎丁,李金贵,李杨.
代用红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2022,28(18):39-44.
被引量:1
1
杨志洁,叶建农,刘彤,方禹之.
维生素C和嘌呤碱的高效液相色谱之研究[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1996(1):43-46.
被引量:1
2
钦晓峰,周杏琴,邹美芬,徐希杰,曹国宪.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氯-3-硝基-5-磺酰胺基苯甲酸的含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9,45(5):609-609.
3
李宝宗.
黄嘌呤及其互变异构体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18(1):56-60.
被引量:3
4
马应丹,陈悦娇,张立,陈德金,莫华火.
HPLC法测定苦丁茶中的嘌呤碱[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3(3):15-19.
被引量:4
5
赵涛,刘绮萍,程介克.
九种嘌呤碱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17(6):883-886.
被引量:6
6
赵子剑,赵紫梨,钟锏兴.
FAAS测定利尿类中药材中的金属元素[J]
.光谱实验室,2012,29(6):3601-3604.
被引量:3
7
俞继华,唐有根.
熊果苷的合成[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1999(1):26-27.
被引量:2
8
赵大洲.
棕榈酸导向制备层状介观羟基磷灰石的研究[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4):135-139.
被引量:1
9
邹永德,王进,莫金垣,张润建.
嘧啶或嘌呤碱及其衍生物在金电极上的伏安行为比较和检测[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8(S1):57-62.
10
凌云,王新宴,雍炜,袁家齐,储晓刚.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肉类食品中4种嘌呤碱[J]
.分析化学,2008,36(6):724-728.
被引量:39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