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述甘草的炮制与应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甘草的药用部位是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功效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临床上常用其治疗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并用其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1].
作者
吴峰宇
李玉珍
机构地区
广东省河源市卫生学校
广东省河源市中医院
出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6期513-513,共1页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光果甘草
应用
炮制
脘腹疼痛
豆科植物
药用部位
补脾益气
胀果甘草
分类号
R283.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委会.中国药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0.71-72.
2
严洁,施雯,洪炜,等.得配本草[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27.
3
成都中医学院.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4.9,101.
4
吴鞠通.医医病书.见:李刘坤.吴鞠通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70.
5
汪昂撰.本草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2-133
6
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见:刘炳凡.湖湘名医典籍精华(综合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9.
7
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0-31.
8
沈金鳌.要药分剂[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149.
共引文献
4
1
伍小红,张国伦.
评郑寿全论封髓丹之非——兼论补土伏火法[J]
.四川中医,2008,26(3):48-48.
被引量:11
2
赵殿华.
谈含有挥发性成分中药的炮制[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6):116-116.
被引量:2
3
蔺焕萍,马新红.
《沈氏尊生书》方药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3):11-12.
被引量:5
4
廖华君,朱章志,许帅,钟玉梅.
从“厚势”角度谈制方之道[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8):1859-186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1
1
肖秀丽,李斌.
创面修复与信号转导[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12(5):507-509.
被引量:5
2
张雨雷.
宣清导浊法在急症中的运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3):363-364.
被引量:3
3
李生洪.
甘草不良反应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2042-2043.
被引量:23
4
王璐,郭树忠,隋继强,马显杰,宋保强,易成刚.
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内皮细胞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1):1538-1542.
被引量:4
5
孟凯.
解毒洗药熏洗治疗创面延迟愈合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5):52-53.
被引量:8
6
冯周莲,高少茹,陈婉敏,张宏宁.
拔脓膏配合黄油纱治疗开放性骨折感染创面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10,17(14):52-54.
被引量:14
7
武养星,王笈.
吴鞠通络病用药特点刍议[J]
.山西中医,2011,27(8):1-3.
被引量:8
8
于舒雁,魏荣锐,苗明三.
不同品种威灵仙水煎液外用对大鼠痔疮、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影响[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31(4):391-397.
被引量:18
9
张利.
甘草的药理作用及现代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10):147-148.
被引量:145
10
刘寨华,杨威,马艳华,于峥.
吴鞠通治疗内科病学术特点探讨[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14,29(2):17-1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梁周,杨德炎,梁瑞德,林宝举,吴宁,李志权,何忠.
洗三方对四肢外伤性感染创面患者bEGF水平的影响[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1(2):57-59.
被引量:1
2
李成,张思超.
从《温病条辨》中探析吴鞠通甘草观[J]
.环球中医药,2023,16(1):75-7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杨林,关宏业,曾明,杨健齐,李世渊,邝满源,李家颖,谭健韶.
云南白药胶囊对颈椎椎管减压术、锁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围术期出血与创面愈合的影响[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8(1):109-113.
被引量:2
1
张凤玲.
论中药炮制的方法[J]
.北方药学,2015,12(9):120-121.
2
陈可冀.
传统医药学与老年保健(下)[J]
.长寿,2004(7):38-39.
3
何俊标.
简述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08,14(12):146-147.
被引量:1
4
田峰.
芍药甘草汤的组方与临床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2004,33(6):513-514.
被引量:5
5
韦恩沛.
疑难症治验4则[J]
.陕西中医,1997,18(2):75-77.
6
倪守东.
中药为何要炮制[J]
.家庭中医药,1999,0(3):46-46.
7
贾钰铭,罗华,林渝峰,罗强.
君臣佐使谈化疗[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3(3):34-34.
被引量:1
8
王新瑞.
芍药甘草汤的药理研究进展[J]
.山西医药杂志,2002,31(4):308-309.
被引量:14
9
张玉梅,赵娜娜.
芍药甘草汤的临床研究及药理作用[J]
.吉林中医药,2010,30(5):439-441.
被引量:55
10
白红波.
痧症的辨证施护[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03,10(2):58-59.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