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校园人才市场与人才培养模式互动机制的探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职院校建立公益性的校园人才市场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具有工作机构健全、运行机制规范、信息资源丰富、反馈机制灵敏等特点。高职院校应发挥其在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以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探索校园人才市场与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良性互动机制。
作者
赵驰轩
机构地区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6-58,共3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校园人才市场
培养模式
互动机制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侯永雄.
大学城学生就业指导创新研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14-15.
被引量:3
2
蒋建强,万昌烨,何建秋.
试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5):249-250.
被引量:1
3
曾敏.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多赢局面——郑敬詒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调研报告[J]
.广西轻工业,2010,26(12):213-21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项中,杨天平,梁志雄.
广州大学城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初探[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4):445-447.
被引量:3
2
曹继平.
苏州经济发展中高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地位与作用[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16(1):23-24.
被引量:3
3
大学生就业如何走出心理误区[N].苏州日报,2009-03-27(25).
4
大学生就业,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全力以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R],2009-04-17.
5
大学生就业,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R],2008.
6
顾建民,王爱国.
大学城:我国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2003,24(4):30-34.
被引量:31
7
冯增俊.
中外大学城与广州大学城的发展定位[J]
.高教探索,2003(3):41-44.
被引量:18
8
王献玲.
大学城目标取向及运行模式思考[J]
.改革与理论,2003(9):35-3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
1
李燕冰.
发挥大学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整体优势[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79-80.
被引量:1
2
李燕冰,罗三桂.
大学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潜在优势及其发挥——以广州大学城为例[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59-6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7
1
顾力平.
构建校企共同发展的利益平台[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7):56-57.
被引量:22
2
徐成钢.
地方高校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6):75-78.
被引量:12
3
刘义国.
校企合作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0):43-47.
被引量:27
4
刘文清.
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5):10-12.
被引量:93
5
张志强.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4):62-66.
被引量:492
6
赵晓东.
基于高职教育改革的校企合作发展对策[J]
.职教论坛,2012,28(2):16-18.
被引量:14
7
徐云青,杨春霞,毕业武,蒲文龙.
校企共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经济师,2013(7):211-21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曹晓丽,林枚.
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匹配对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27(10):32-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杭俊.
高职教育中基于可雇佣性的商贸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
.中国市场,2016(37):216-218.
被引量:1
1
徐进.
校园人才市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动和导向作用[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4):169-171.
被引量:1
2
赵驰轩.
校园人才市场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关系探析[J]
.高职论丛,2008(4):30-32.
被引量:2
3
张威.
大学生就业:知己,更要知彼[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1):44-45.
被引量:2
4
金鑫.
高校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
.求知导刊,2015(13):55-55.
被引量:5
5
黄建钢.
培养模式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高等教育,2010(9):41-42.
被引量:20
6
陈勇.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
.考试周刊,2011(73):209-210.
7
刘金科.
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2):44-45.
被引量:11
8
洪瑞华.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
.中国冶金教育,2008,13(1):36-37.
被引量:2
9
潘刚.
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的对策[J]
.科学与财富,2014,0(11):352-352.
10
夏冬晴.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3):142-143.
中国成人教育
201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