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实》
2000年第1期46-48,共3页
Truth Seeking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季永兴,何刚强.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245-247. 被引量:58
-
2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水利学报,2004,35(10):1-6. 被引量:142
-
3蒋建灵.杭州市七堡水闸工程与周围环境景观的协调性设计[J].浙江水利科技,2007,35(3):28-30. 被引量:4
-
4付兰英,刘彦理.论水利工程景观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09).
-
5沈国舫.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J].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2005(07).
-
6姚辉勇,李敏,黄金伟等.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水利工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2(16):5181-5182.
-
7刘昊.浅谈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水利工程[J].装饰装修天地,2015,25(2):91-93.
-
8刘正茂,吕宪国,武海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28(1):28-30. 被引量:61
-
9黄存平.柳州市防洪堤建设与城市生态景观的协调发展[J].大众科技,2008,10(9):84-85. 被引量:3
-
10焦付花,赵得明.大通河流域(浩门段)生态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陕西水利,2014(F06):213-21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23
-
1甘俊.水利工程的景观化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221-221.
-
2赵文娟,郭云杰,柴斌.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J].区域治理,2019,0(7):227-227. 被引量:3
-
3宗志贤.关于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研究[J].区域治理,2018,0(37):223-223.
-
4任弈.水利工程与城市休闲及景观的融合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34):233-233.
-
5左红艳,刘静.基于环保理念的水利工程河道生态化设计研究[J].水能经济,2016,0(4):181-181.
-
6杨慧君,陈晓丹.生态景观建设与水利工程融合项目的河道规划管理[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0(11):144-144. 被引量:1
-
7杨莉.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浅析[J].黑龙江水利,2017,3(5):68-70. 被引量:3
-
8于会源,朱霞,孙勇.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J].门窗,2018(1):150-150. 被引量:3
-
9谢梅.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初步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6):82-83. 被引量:6
-
10夏治洪.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设计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7(15).
同被引文献26
-
1唐明勇.试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大同”理想的批判与继承[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4):40-42. 被引量:4
-
2刘柱彬.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形成及其精神实质[J].法学评论,1997,15(1):76-81. 被引量:4
-
3陆士桢,杨小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典制考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3):88-92. 被引量:6
-
4冯天瑜.宗法社会与伦理型文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4(2):68-71. 被引量:4
-
5田玉松,苏永明.试论中国的“大同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1983(5):28-33. 被引量:5
-
6《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召开的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纪要[J].中国社会科学,1982(4):3-8. 被引量:4
-
7丁长清.论“大同”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4):47-51. 被引量:1
-
8王处辉,胡翼鹏.论传统“大同”与“小康”的理想社会秩序观[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3-98. 被引量:7
-
9王进.试论我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J].青海社会科学,2005(3):77-80. 被引量:5
-
10操申斌.近代中国大同思想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5(6):9-1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9
-
1赵树坤.中国残疾人保障理路的省思[J].思想战线,2013,39(5):129-133. 被引量:4
-
2毕天云,刘梦阳.中国传统宗族福利体系初探[J].山东社会科学,2014(4):37-41. 被引量:23
-
3张淑东,吴腾飞.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传统文化观念[J].学术探索,2017(3):8-12. 被引量:6
-
4李嘉然.康有为大同思想对早期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5):68-73.
-
5王刚,范琳.正面与负面:民本思想对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73(1):179-185. 被引量:1
-
6张会芳.新世纪以来中共创建史研究综述[J].中共党史研究,2021(3):114-133. 被引量:7
-
7王刚,徐晓光.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的逻辑进路[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6):7-14. 被引量:1
-
8郭翔.论残疾人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3,23(2):34-43. 被引量:2
-
9郭翔.论特定群体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化[J].北京社会科学,2024(4):65-75.
-
1田玉松,苏永明.试论中国的“大同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1983(5):28-33. 被引量:5
-
2王昂.“不忘初心”的历史意蕴和时代价值[J].淮海文汇,2016(5):18-19.
-
3胡娟.论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的历史意蕴[J].领导科学论坛,2015(19):4-6. 被引量:2
-
4孙玉娟,邱晓明.长征精神的历史意蕴及当代价值[J].奋斗,2016,0(7):34-35.
-
5叶扬.华沙怀旧[J].当代世界,2001(6):40-41.
-
6马鸣.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意蕴与时代特色[J].福州党校学报,2002(4):5-6.
-
7马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意蕴与时代特色[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2):21-22.
-
8吴秀荣.论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命力[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15(1):1-3.
-
9卡.沙佩尔,赵小军.财产公有[J].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1983(3):187-195.
-
10赵峰.“幽默”二则[J].社会学家茶座,2008(3):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