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刑事诉讼程序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的运行机制 ,程序化则是刑事诉讼的运行机制。那么 ,什么是刑事诉讼程序 ?刑事诉讼程序有哪些特点 ?刑事诉讼为什么要程序化 ?公正的刑事诉讼程序的标准何在 ?怎样认识刑事诉讼程序的意义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讨。
作者
汪建成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1-57,共7页
Law Review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程序化
程序公正
司法公正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22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07
参考文献
9
1
樊晓宇,刘纯利,李双喜,汪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探索——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1):141-144.
被引量:10
2
李锶,王子嘉.
新工科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0(3):98-99.
被引量:3
3
黄金海,窦文淼.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工智能方向的新工科教学改革探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3):125-127.
被引量:6
4
赵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分析[J]
.科技风,2020,0(3):73-73.
被引量:5
5
江华丽,林介本,张荣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4):31-34.
被引量:12
6
郑骊,吴贵平,王飞,郭乃溯.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
.信息记录材料,2020,21(8):246-247.
被引量:4
7
梁策,曹立杰,宋维波,祝开艳.
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3):233-235.
被引量:4
8
朱文武.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讨[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3):156-157.
被引量:8
9
周开军,覃业梅,谭平,何静.
新工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2):61-62.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李家华,卢旭东.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被引量:582
2
曹明.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1):35-36.
被引量:88
3
景宏军,王蕴波,金怡.
以学生社会实践促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4):250-251.
被引量:4
4
周祖翼.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高等教育,2013(8):42-43.
被引量:56
5
李秀红,李文辉.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36-38.
被引量:59
6
韩雁,冯兴杰,梁志星.
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30(4):77-83.
被引量:22
7
刘艳,闫国栋,孟威,权宇彤,逯家辉,滕利荣,孟庆繁.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被引量:487
8
吴爱华,侯永峰,吴昭,刘晓宁.
深入实施“国创计划”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J]
.中国大学教学,2015(3):14-16.
被引量:19
9
米洁,高宏.
课程—实践—创新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2):167-170.
被引量:34
10
王焰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
.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
被引量:350
共引文献
43
1
霍小静.
基于就业导向的汉英翻译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与实施[J]
.就业与保障,2020(6):96-97.
2
付麦霞,牛营营,段宇乐,邢超.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9):139-141.
3
黄磊,戈璇.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分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24):132-134.
被引量:2
4
吕朋,刘芝辰,黄东方,何志平,赵瑞雪.
基于“双轨驱动”的人工智能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5):9-11.
被引量:2
5
缪文南,陈雪娇,冯金垣.
创客教育理念融合专业导论的探索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6):127-129.
被引量:1
6
韦玉敏,陈东,曾冬阳,王涛,李雪玲.
基于非课程学习CMPC辅导教育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7):139-140.
被引量:1
7
张晶,赵刚,刘昌.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15):40-40.
8
赵丽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
.好家长,2019,0(63):241-241.
9
胡张喜.
浅析电子信息工程创新技术管理[J]
.智能城市应用,2019,2(7):36-38.
10
郭越富.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探索[J]
.年轻人,2019,0(34):71-71.
同被引文献
122
1
张月满,聂静.
刑事诉讼程序公正及其实现[J]
.政法论丛,2000(3):13-15.
被引量:4
2
沈秋伟.
宽严相济:公安机关刑事执法必须遵循的风向标[J]
.公安研究,2007(8):60-64.
被引量:4
3
王祥生.
公安机关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性探讨[J]
.公安研究,2007(9):65-71.
被引量:2
4
陈瑞华.
二十世纪中国之刑事诉讼法学[J]
.中外法学,1997,9(6):1-23.
被引量:18
5
季卫东.
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93(1):83-103.
被引量:743
6
顾培东.
效益:当代法律的一个基本价值目标——兼评西方法律经济学[J]
.中国法学,1992(1):89-98.
被引量:129
7
储槐植,李文燕,薛瑞麟,张文,崔庆森.
刑法学研究的新构想[J]
.中外法学,1991,3(1):62-71.
被引量:9
8
徐益初.
刑事诉讼与人权保障[J]
.法学研究,1996,18(2):89-95.
被引量:30
9
周建华.
论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5):48-54.
被引量:23
10
何家弘.
中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之构想[J]
.法学家,2001(6):32-3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1
1
罗大华,孙政.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2(1):41-48.
被引量:19
2
张淑平.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与公安侦查改革[J]
.公安研究,2008,0(5):19-27.
被引量:1
3
周立.
论刑事程序公正的标准[J]
.宁夏社会科学,2006(6):18-21.
4
刘吉涛,芦葆霖.
论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7):67-70.
5
王春燕.
论刑事执行变更程序的价值[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2):123-125.
6
蔡晚拴.
对我国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研究[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22(2):110-112.
7
傅学良.
环境刑法司法解释评析[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56-63.
被引量:2
8
汪建成,余诤.
对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关系的再认识——从刑事一体化角度观察[J]
.法学,2000(7):19-23.
被引量:13
9
汪建成.
《刑事诉讼法》的核心观念及认同[J]
.中国社会科学,2014(2):130-147.
被引量:35
10
张栋.
中国刑事证据制度体系的优化[J]
.中国社会科学,2015(7):125-148.
被引量:37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
孙锐.
事实认定视阈下证据资格规则的体系性重塑[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2):158-176.
被引量:1
2
潘金贵,王志坚.
“刑事法一体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课程实践为中心[J]
.司法改革论评,2020(2):116-131.
3
王思思.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诉程序的完善研究——以审执分离背景下法院的角色厘定为前提[J]
.法学杂志,2021(2):119-130.
被引量:5
4
孙世超.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案件的裁判方法——以体系思维为视角[J]
.法律方法,2023(4):474-490.
5
王国兴.
论智慧化背景下司法控权的合理限度——以刑事证据规格为核心的考察[J]
.西南法律评论,2021(1):53-68.
6
陈子奇.
论认罪认罚案件证据开示的两种逻辑[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40(4):167-181.
被引量:5
7
孔祥伟.
电子数据鉴真规则探析——以证据保管链机制为切入点[J]
.东南司法评论,2019,0(1):445-457.
被引量:3
8
王弘宁.
日本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及其对我国的立法启示[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1):182-185.
被引量:5
9
谷会肖.
论刑事司法改革视野下的无罪推定[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117-119.
10
赵国玲.
犯罪被害人补偿:国际最新动态与国内制度构建[J]
.人民检察,2006(09S):10-12.
被引量:32
1
朱雅频.
推进法院改革 保障司法公正[J]
.青海社会科学,1999(5):106-110.
2
聂世基,卢爱军.
论侦查程序公正[J]
.公安研究,2000(1):50-52.
3
昊夫.
公正司法,离我们还有多远?[J]
.人大建设,2000(2):21-22.
4
袁征.
努力实现刑事审判的程序公正[J]
.四川审判,2000(5):6-9.
法学评论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