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绥阳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绥阳县石漠化现状、石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建议:多渠道筹措资金;生态修复措施和工程措施并重,提高林草覆盖率;科学合理地采取不同的植被恢复方式,形成替代产业,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实施生态移民,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石漠化宏观监测体系,杜绝新的人为破坏;完善承包管理或租赁经营措施,实行责任追究制等。
作者
陈万群
机构地区
贵州省绥阳县林业局
出处
《绿色科技》
2012年第6期164-166,共3页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石漠化
现状
治理
绥阳县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2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肖丹,熊康宁,兰安军,安裕伦.
贵州省绥阳县喀斯特石漠化分布与岩性相关性分析[J]
.地球与环境,2006,34(2):77-81.
被引量:14
2
周赟,胡顺.
毕节市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4):421-425.
被引量:13
3
苏维词,朱文孝,熊康宁.
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
.中国岩溶,2002,21(1):19-24.
被引量:130
4
陈登,晏世强,蔡晓玲.
乌江下游德江县石漠化治理障碍因子分析及生态修复对策[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31(3):11-14.
被引量:4
5
聂朝俊.
论贵州省的土地石漠化治理[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6,25(1):16-19.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聂跃平.
碳酸盐岩性因素控制下喀斯特发育特征─—以黔中南为例[J]
.中国岩溶,1994,13(1):31-36.
被引量:35
2
苏维词,周济祚.
贵州喀斯特山地的“石漠化”及防治对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4(2):177-182.
被引量:118
3
谭秋,王世杰,李阳兵.
贵州连续性碳酸盐岩上覆景观特征的定量研究[J]
.地球与环境,2005,33(4):70-76.
被引量:1
4
聂朝俊.
论贵州省的土地石漠化治理[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6,25(1):16-19.
被引量:12
5
卢兰,朱文孝,李坡,黄仁海,吴士章.
金沙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J]
.贵州科学,2006,24(1):42-46.
被引量:4
6
聂跃平.黔南地区碳酸盐岩的溶蚀实验初探[J].中国岩溶,1984,3(1).
7
熊康宁 黎平 周忠发.喀斯特石漠化的遥感-GIS典型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8
高道德,等.黔南岩溶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9
罗庆林.贵州省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R].1988.
10
刘云 李蔚 王宗哲.黔北娄山关群碳酸盐岩岩性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地层学杂志,1980,4(1):45-54.
共引文献
162
1
杨庭硕.
乡村要振兴:生态建设必先行[J]
.贵州民族研究,2021(1):68-73.
被引量:9
2
刘佳丽,张学俭.
珠江上游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现象的分析及防治对策[J]
.水利水电技术,2009,40(7):98-102.
被引量:4
3
苏维词.
贵州岩溶山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对策[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3):64-69.
被引量:25
4
滕建珍,苏维词,廖风林.
贵州北盘江镇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治理模式及效益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3):70-74.
被引量:38
5
廖赤眉,刘燕华,胡宝清,严志强,周兴.
喀斯特土地石漠化的图谱分析与生态重建[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6):266-271.
被引量:19
6
李阳兵,王世杰.
关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土地恢复重建目标的讨论[J]
.热带地理,2005,25(2):123-127.
被引量:15
7
张红玉,李武福,郭颖.
贵州省六盘水市石漠化遥感—GIS评价[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5):15-19.
被引量:2
8
孔淑琼,陈慧川,支兵发.
粤北岩溶区的石漠化及其治理对策探讨[J]
.污染防治技术,2005,18(4):19-23.
被引量:9
9
徐则民,黄润秋,唐正光,费维水.
中国南方碳酸盐岩上覆红土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
.地球与环境,2005,33(4):29-36.
被引量:43
10
揭国民,邵学栋,陈洪松.
西南岩溶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5):374-377.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20
1
罗时琴,贺卫,卢兰,贾真真.
贵州喀斯特洞穴价值分析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2):226-229.
被引量:10
2
何宇彬.
喀斯特塌陷机理研究[J]
.上海地质,1993(2):54-64.
被引量:12
3
何才华,王宗艳.
洞穴环境与洞穴旅游[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46-50.
被引量:11
4
谢运球,郑治芗,杜恩荣.
北京西山地区岩溶旅游资源、洞穴环境容量、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岩溶,1995,14(1):89-97.
被引量:9
5
张耀光.
西南喀斯特贫困地区的地生态环境效应[J]
.中国岩溶,1995,14(1):71-77.
被引量:26
6
唐凯,贺敏.
贵州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技术措施[J]
.防护林科技,2007,20(3):134-134.
被引量:3
7
何宇彬,邹成杰.
试论喀斯特管流水特征[J]
.上海地质,1997(1):22-30.
被引量:3
8
杨汉奎.
游览洞穴的开发与保护[J]
.贵州科学,1989(2):57-63.
被引量:5
9
汪训一,杨日英.
旅游洞穴环境的变异与保护之研究[J]
.中国岩溶,1998,17(3):245-250.
被引量:26
10
班凤梅,潘根兴,蔡炳贵,朱健,谭明.
北京石花洞洞穴滴水中硫酸根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意义[J]
.中国岩溶,2009,28(3):243-248.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
1
李丙霞.
贵州绥阳双河溶洞群洞顶地质环境问题及保护[J]
.上海国土资源,2020,41(4):83-8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潘少军,张建芳,陈小友.
浙西北建德市溶洞资源价值评价[J]
.中国地质调查,2024,11(2):72-80.
1
黄志芳.
永春县水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J]
.海峡科学,2009(9):36-37.
2
邹开鹏.
荆州市湖泊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J]
.科技传播,2013,5(20):134-135.
被引量:2
3
金英.
浅谈诸暨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
.上海农业科技,2010(6):17-18.
被引量:1
4
黄惠珠,叶夏,肖弘建.
福建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
.能源与环境,2007(1):23-24.
被引量:7
5
陶玉金,丁元华.
日照渔业水域的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
.齐鲁渔业,1998,15(6):38-39.
6
徐金益,徐亮,胡玲.
中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现状与治理对策(以无锡市为例)[J]
.中国科技纵横,2014(7):10-10.
7
刘敏翠,王宏林.
我国畜禽养殖污染现状与对策[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2):26-26.
被引量:4
8
武元原.
太原市汽车尾气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3(3):6-8.
9
董云仙,李杰君,左永福,唐建明,卫志宏.
洱海水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J]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B04):101-103.
被引量:8
10
路阳,王言.
浅析我国电子垃圾的现状与治理对策[J]
.环境卫生工程,2012,20(4):34-36.
被引量:4
绿色科技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